[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301553.0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峰;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2/36;H01R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导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其是一种达成芯片模块与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技术背景】
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收容导电端子的基体,组装于基体并可相对于基体滑动的盖体及驱动盖体相对于基体滑动的驱动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520025Y揭示了一种收容于基体中的导电端子,参阅该专利图3和图4,该导电端子包括基部102、由基部102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部108及由基部102向上延伸的臂部112。臂部112从基部102两侧向上对称设置,并且与基部102所在的平面呈一定夹角B。臂部112与焊接部108之间的基部102两侧还设有侧翼104,以将导电端子固定于电连接器的基体中。
由于该导电端子的侧翼104末端与端子料带连接,所以导电端子是从其臂部112开始组装入基体内的,并且臂部112从基体的底部组装入基体中。导电端子在组装入基体中时,臂部112先从基体的底部插入,然后再将基部102插入,由于两臂部112之间的基部102在组装时很容易与基体上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孔相碰撞,从而导致导电端子的组装不良率较高。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组装于电连接器的基体时其组装良率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基体、组设于基体上并设有若干通孔的盖体、置于基体和盖体之间以驱动盖体相对于基体滑动的驱动装置及若干收容于端子收容槽中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括平板状基部、自基部两侧向上延伸的一对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其中,所述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装于上述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其包括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平板状基部、自基部两侧向上延伸的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其中,所述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部的上边缘设有一倾斜的引导面,这样导电端子在组装入基体时,引导面会减小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收容槽的阻力,故很容易引导导电端子插入基体中,从而提高了导电端子的组装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与电连接器的基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组装于基体的端子收容槽中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标)和电路板(未图标)的电连接器及收容于该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4。该电连接器包括基体2,组装于基体2上并可相对于基体2滑移的盖体3,可驱动盖体3相对于基体2滑移的驱动装置及收容于基体2中的导电端子4。基体2上设有收容导电端子4的端子收容槽21,盖体3上设有与端子收容槽21相对应的通孔3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一偏心设置的拨杆5,通过拨杆5驱动盖体3相对于基体2在水平方向上作滑移。
导电端子4包括一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基部41,基部41下端通过弯折部42连接一水平的焊接部43,该焊接部43底部设有锡球(未图示),通过锡球焊接于电路板上,基部41上端两侧向上延伸有臂部44。臂部44包括从基部41两侧向内弯折的第一臂部441及第一臂部441末端继续向内弯折的第二臂部442,第一臂部441与基部4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一定夹角b,第二臂部442末端设有向基部41所在的方向弯折的接触部45,两接触部45之间设有一定间距以供芯片模块的针脚(未图示)插入,实现芯片模块与导电端子4之间的电性连接。两接触部45之间的间距自连接于第二臂部442的端部向其自由端由大逐渐变小。焊接部43与臂部44之间的基部41两侧还设有倒刺46,倒刺46向下延伸至焊接部43所在的水平面内,倒刺46与基部41在同一竖直面内。导电端子4的臂部44、接触部45及倒刺46关于基部41纵向的轴线T对称设置。两臂部44之间的基部41上边缘设有一水平面411,由于接触部45并未延伸超出基部41的外侧,所以在基部41外侧设有一相对于该水平面441倾斜设置的一引导面412,以引导导电端子4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1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稳态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精密激光衰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