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头挡砖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025.7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F27D1/00;F27D1/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头挡砖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头挡砖圈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窑体内温度很高,窑筒体的内衬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在窑头内衬的端部表面较为粗糙,窑体是转动的工作过程,必须要用一种耐高温金属圈板挡住内衬表面,起到一定的固定和保护内衬的作用,并且延长内衬的使用寿命。过去使用的挡砖圈的耐高温材料不好,厚度也不够,不能完全起到保护内衬的作用,挡圈就先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窑头挡砖圈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延长窑体的使用寿命,并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窑筒体的内侧衬有内衬,窑筒体的外侧安装保护肋板,保护肋板的外围套有肋板外筒,窑头的窑筒体与内衬处嵌入挡砖圈,窑头的保护肋板与肋板外筒处设置外圈挡砖圈。
挡砖圈为丁字状扇形,其丁字的一端嵌入窑筒体与内衬之间;挡砖圈丁字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口。
外圈挡砖圈的一端止口与挡砖圈丁字的另一端的止口相扣。
外圈挡砖圈的拼接边有错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挡砖圈与窑筒体和内衬牢固联为一体,一起转动时,内衬不会掉块,延长窑体的使用寿命,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砖圈(4)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圈挡砖圈(5)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C-C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窑筒体1的内侧衬有内衬2,窑筒体1的外侧安装保护肋板3,保护肋板3的外围套有肋板外筒7,窑头的窑筒体1与内衬2处嵌入挡砖圈4,窑头的保护肋板3与肋板外筒7处设置外圈挡砖圈5。如图2和图3所示,挡砖圈4是丁字状的图形,每一块为扇形,由多个扇形板组成一个圈板。丁字一端要嵌入在内衬里,另一个短端有一个止口与外圈挡砖圈5的一端止口相扣。如图4和图5所示,外圈挡砖圈5是扇形拼装而成的圈板。每一个的拼接边有错缝,是相互重叠安装的,另一边卡在肋板外筒7的外壁一圈上。在外筒一圈用一周的联接件把挡砖圈4和外圈挡砖圈5同时固定在窑筒体1的端部,其目的就是使三种挡砖圈4、外圈挡砖圈5与窑筒体1和内衬2牢固联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