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341.4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8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33/76;H01R1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用来连接芯片元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个人电脑或服务器中的CPU(中央处理器)通常需通过一个插座连接器来连接,该插座连接器通常包括一个绝缘的塑料座体以及若干装在塑料座体中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一端连接于CPU底部的针脚或者导电片,另一端焊接于电路板上并和电路板上的电路相导通。对于导电端子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如端子的弹性、材料的节约以及空间的占用等。目前业界中已存在的导电端子通常具有多方面的缺陷,如端子底端的弹性较差,在焊接至电路板时,无法保证良好的焊接共面度等。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若干具有良好弹性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基部、由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接触臂及由基部的内部向外弯折形成的焊接部,焊接部包括由基部延伸出的第一延伸部、由第一延伸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及由第二延伸部朝向基部延伸的焊接脚,同时基部中对应具有一个因弯折出焊接部而形成的开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弹性佳,同时由于其由基部内弯折而出,故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图1为电连接器1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导电端子3的立体视图。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3,绝缘本体2中设有若干分别收容导电端子3的端子孔20。
导电端子3包括一个平板状的基部30,由基部30倾斜向上延伸的接触臂31以及由基部30下方延伸出的焊接部32。焊接部32与接触臂31朝向基部30的同一侧凸伸。其中,接触臂31用于电性连接一个芯片元件如中央处理器(未图示),焊接部32用于焊接至一个电路板(未图标)。焊接部下方粘设一个锡球33。
焊接部32由基部30的内部向外弯折延伸出,其包括一个由基部30水平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21,由第一延伸部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22,第二延伸部322朝向基部30水平延伸出一个焊接脚323,焊接脚323底部粘设锡球33。第一延伸部321与第二延伸部322相平行且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整个焊接部32呈一个倒“U”型结构。由于从基部30中弯折出焊接部32,所以基部30中对应地形成一个开口300。由于焊接脚323的宽度大于第一及第二延伸部321、322的宽度,所以开口300对应地包括一个较窄的开口301及一个位于较窄开口301上方的较宽的开口302。
由于焊接部32呈倒“U”型结构,所以其弹性较好,即可以通过其弹性来调整底部锡球33的共面度。此外,由于焊接部32是由基部30的内部弯折而出,所以不需要额外的金属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另外,由于焊接部32与接触臂31朝向基部30的同一侧凸伸,使得单个导电端子3的占用空间较小,从而可实现于绝缘本体2中的高密度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如焊接部32中的弯折特征可以采用弧形弯折的方式,而不拘束于以上描述的垂直弯折的方式,此时焊接部32亦实质上呈倒“U”型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车货箱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房屋的电路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