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手术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350.3 | 申请日: | 2008-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林;陈尧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林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0003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手术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手术钳。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手术中,有很多需要切割和凝固止血的地方。超声手术钳的应用很广,但是现在的超声手术钳功能比较单一,性能不够稳定。手术钳一般包括操作手柄和由操作手柄控制的钳口,如中国专利:“甲状腺微创手术钳(CN200998282)”内描述的手术钳结构一样,包括钳身、固定钳柄、活动钳柄、中空钳杆、上钳口、下钳口及拉杆组成。现在还有存在一种高频电刀,可以起到切割和凝固止血的作用,但是需要依靠人体做电极,电流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功能多,对人体损伤小的与内窥镜等配合使用安全性高的超声手术钳;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手术钳功能单一,对人体有损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超声手术钳,包括定刀头和动刀头,所述的定刀头固定在变幅杆,所述的变幅杆与超声波换能器连接,在所述的变幅杆外套接有内管,所述的变幅杆与所述的内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内管与后手柄连接,在所述的内管外套接有外管,所述的外管与前手柄连接,在外管的前端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动刀头的一端设于定位槽内,动刀头安装在内管的端部;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内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前手柄与所述的后手柄是可以相对移动的。利用密封圈将变幅杆与内管隔开,可以防止超声波换能器带动变幅杆震动时,带动内管和外管振动,从而导致超声波能量损失。超声波换能器与变幅杆相连,而定刀头与变幅杆相连,使得超声波能量仅在定刀头处最大发挥,在动刀头不同的挤压力作用下,人体组织或被凝结或被切割。动刀头由前手柄带动,而完成与定刀头闭合打开的动作。前手柄和后手柄之间设置弹性控制体,可以方便控制动刀头的运动幅度,同时也方便让前手柄复位。本实用新型以超声波作为能源,避免了高频电刀需依靠人体作电极而损害人体的问题。超声波的切割能力因被切割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对于硬质物体或者纤维组织,超声波的切割作用主要表现在碎裂效应(fragmention);对于软组织或者含水量大的软质组织主要表现在空化效应(caviatation)。将具有一定振动加速度的超声波由声辐射头(换能器)传递至生物组织时,会引起生物组织的弹性振动。当振动加速度达到切割阀值50000g(g为重力加速度,约9.8m/s2)时,辐射头发出的大量微声流会使得生物组织急剧振动从而发生破碎,脱离周围组织,这就是碎裂效应。对于含水量较大的软质组织,比如脑瘤、肝癌,超声辐射头产生的超声波在其中生成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的内外压差可达到数千巴(声压单位,1巴=100kPa),大量的气泡破碎使得周围的组织乳化成乳胶体,这就是空化效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刀头通过销钉安装在内管的前端部,所述的动刀头可绕销钉旋转活动的安装在内管上。动刀头通过销钉固定,并绕销钉旋转,结构简单,同时使得动刀头动作灵活。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定刀头与所述的变幅杆是一体制成的,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前手柄是一体的,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后手柄是一体的。定刀头与变幅杆一体制造,可以让超声波更好的传递到定刀头上,使得超声波在定刀头处发挥最大。外管和前手柄一体制造,内管与后手柄一体制造,结构稳定,方便操作。操作的稳定性更高,准确性更好。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后手柄上设有定位销,在所述的前手柄上设有与所述的定位销对应的凹槽。通过凹槽和定位销的配合来确定前手柄的运动行程,从而更好的确定动刀头的运动幅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变幅杆内设有一个工作通道,所述的工作通道连接有进水通道和吸引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和吸引通道设置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内,所述的进水通道连接着进水口,所述的吸引通道连接着吸引口,所述的工作通道与吸引通道连成直通道。由吸引通道可以吸出在手术时的废物,同时利用进水通道内的水流带出废物,同时水流还可以对超声波换能器降温,提高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工作通道与吸引通道连成直通道方便废物的吸出,不会堵塞在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管与前手柄构成的整体呈阶梯形,所述的内管与后手柄构成的整体呈阶梯状,在所述的外管的凸肩与所述的内管的凸肩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弹簧。两个凸肩形成的空腔合理利用了空间,同时结构简单,将弹簧置于空腔内,节省了空间,同时可以通过弹簧的弹力来控制前手柄的运动力度和前手柄的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刀头闭合后的包络外径不大于外管直径。以便插入腹腔镜鞘体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林,未经王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