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纽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459.7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7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
背景技术
双轴式枢纽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翻盖装置中,使得翻盖装置的上盖不仅能够相对于其底座开启或闭合,而且能够绕垂直于该底座的方向的轴线旋转一定角度。一般来讲,双轴式枢纽器包括分别沿水平及竖直方向设置的枢转组件。枢转组件中通常设置有可对应旋转配合的具凸起及具凹陷的干涉组件以满足定位的需要。然而,当对应凸起与凹陷旋转配合时,会对对应枢转组件产生冲击震动,从而损害枢纽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缓冲击震动的枢纽器。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第一枢转组件,所述第一枢转组件包括一承架体、一枢转安装于所述承架体的轴套、一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凸轮件和一旋转承架,所述凸轮件及承架体上对应设置有可转动配合的凸起和凹陷部,该第一枢转组件还包括一固定套设于所述轴套并夹置于该旋转承架与该凸轮件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具有弹性的吸震块及一紧密套设于所述吸震块周围的弹簧。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利用所述吸震块具有吸震的特性,从而有效的吸收所述第一枢转组件运动时产生的冲击震动。同时,由于所述弹簧对所述吸震块的径向限制,保证所述吸震块轴向的弹性回复力。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弹性组件。
图2是图1另一方向的视图。
图3是图1的弹性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枢转组件10及一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枢转组件30。
第一枢转组件10包括一圆筒状的轴套12、一柱状的承架体14、一凸轮件16、一弹性组件18及一旋转承架19。
轴套12的一端径向凸伸形成有一凸缘120,凸缘120的周缘径向凸伸形成有一抵挡块122。轴套12的另一端周缘被削平而形成一卡制部124,卡制部124的自由端开设有若干卡制槽126。轴套12于凸缘120和卡制部124之间设有一光滑的枢转部128。
承架体14的顶部设有一凹槽140,凹槽140的中部沿纵向贯穿设有一通孔146,凹槽140的侧壁朝向通孔146凸伸成型有一止挡部142。承架体14的底部对应形成一平台,该平台沿通孔146的周围间隔设有若干个凸起148。承架体14的一端横向开设有一与所述凹槽140相通的非圆形的收容孔144。
凸轮件16呈扁圆柱状,其沿轴向设有一非圆形的固定孔160,以便与轴套12的卡制部124相配合。凸轮件16的第一端面于固定孔160的周围间隔凹陷成型多个与所述承架体14的凸起148相配合的凹陷部162,凸轮件16的第二端面为平面。
请结合参照图3,弹性组件18包括一呈扁圆柱状的具有弹性的吸震块180及一可套设于吸震块180的周缘的弹簧18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吸震块180是由具有吸震功能的橡胶材料制成。吸震块180沿轴向设有一非圆形的穿孔184。弹簧182可紧紧套设于吸震块180外缘,可限制吸震块180受到轴向挤压时产生的径向变形,而保证吸震块180有足够的轴向变形。
旋转承架19的中部开设有一非圆形的定位孔190以容置该轴套12的卡制部124,定位孔190的内壁向内凸伸多个与轴套12的卡制槽126相配合的凸块192。
第二枢转组件30包括一轴杆32、一干涉组件34、一弹性元件36、一套筒38及一固定件39。
轴杆32为长形杆状,其一端包括一端帽320,另一相对端凹陷成型一环绕轴杆32的凹槽322。
干涉组件34包括一第一元件340及一与所述第一元件340相配合的第二元件342。所述第一元件340的中部开设有一与轴杆32穿过的通孔33,通孔33为台阶孔且自第一元件340的第一端面贯穿于其第二端面。通孔33邻近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直径较大,用以收容轴杆32的端帽320,从而于通孔33内形成有一台阶面(图未示)。第一元件340的第一端面沿通孔33对称凸设两弧形的凸齿344。第二元件342的中部开设有一供轴杆32穿设的通孔35。第二元件342面向第一元件340的端面上均匀分布的凹陷成型多个凹部346,从而使该端面成型为具有波浪状起伏的端面。
弹性元件36的中部成型有一供轴杆32通过的通孔360。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36为一弹簧。当然,该弹性元件36也可以是弹性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