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加热炉的炉顶竖墙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2921.3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3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温亚成;杨安林;罗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2 | 分类号: | F27D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冬 |
地址: | 617067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加热炉 炉顶 钢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加热炉的炉顶竖墙钢结构,尤其是一种与烟道炉顶和水平炉顶相连的大型加热炉热回收段处的炉顶竖墙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加热炉为了提高热利用率,都设置有对热烟气进行余热回收的热回收段,如图1和2所示,该热回收段通常设置在与烟道连接的区域,其炉顶部分由内衬耐火材料的竖墙钢结构和烟道炉顶形成烟气通道,并通过被L梁悬挂锚定且随之弯转的耐火层与水平炉顶的连接,从而形成完整连续的炉顶结构,炉顶结构的两侧设置有炉墙钢结构。炉顶结构中竖墙钢结构及其耐火层通常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通过顶部与炉顶梁的连接和底部由托板和托架组成的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固定在与该竖墙钢结构邻近的大梁上。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承受竖墙钢结构重量的支撑板有足够的承重能力,采用了缩短竖墙和大梁的间距的措施。但这种结构会造成了竖墙底部空间狭小,进而导致该区域在生产过程中因不能有效散热而长期在高温下运行,高温导致了该区域附近的钢结构变形,并进一步引起与其连接的其他钢结构变形及内衬耐火材料开裂、脱落、坍塌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炉顶竖墙钢结构的承重能力和散热能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承重和散热要求的竖墙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顶竖墙钢结构包含墙体钢构件、大梁、L梁,其墙体钢构件内衬的耐火层底部通过被L梁悬挂锚定并随之弯转的耐火层与水平炉顶连接,而耐火层的顶部与烟道炉顶的耐火层相连,L梁被大梁悬挂,墙体钢构件的顶部通过悬挂装置被顶梁悬挂,而其底部由设置在其底部并固定在炉墙立柱上的支座支撑。
由于支撑板的取消,大梁与竖墙钢结构脱离,其间距可以按照散热要求进行设置,因此竖墙钢结构底部空间增大,改善了底部的通风环境使热量能快速散发,避免了高温的产生和高温引起的变形。而空间的增大也方便了安装、维护时的施工和日常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布置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置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顶竖墙钢结构包含墙体钢构件3、大梁4、L梁6,其墙体钢构件3内衬的耐火层7底部通过被L梁6悬挂锚定并随之弯转的耐火层14与水平炉顶13连接,而耐火层7的顶部与烟道炉顶8相连,形成连续的炉顶耐火层内衬。L梁6由工字钢制成,通过一个型材制成的倒钩结构悬挂在同样由工字钢制成的大梁4的腰部,通过多根水平排列的L梁6为耐火层14提供了悬挂锚定。墙体钢构件3的顶部通过螺栓悬挂2被顶梁1悬挂,底部由焊接在两端炉墙12外侧的钢立柱11上的支座10支撑,由图5可知支座10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立方体和三角板支撑组成。
当然这里的顶部悬挂2也可以按需要通过型材、特殊设计的结构件等完成,而底部支座1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和结构。
由于没有了支撑板5的约束,大梁4和墙体钢构件3的间距可以按实际散热需要设置。因而L梁6和墙体钢构件3连接部位即墙体钢构件3底部空间增大,通风散热效果达到改善,防止了高温的产生,且有利于施工和日常检查维护。
为了进一步改善墙体钢构件3的底部支撑的受力情况,在支座10和墙体钢构件3之间设置了垫板9,垫板9的长宽与竖墙的底面长宽一致,其两端与支座10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简支梁结构,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垫板9的厚度和材料强度的选择为竖墙钢构件3提供更好的支撑尤其是其中部的支撑。而垫板9上还可以加设一个槽钢15,槽钢15槽宽大于等于竖墙钢构件3的底面宽度,安装时竖墙钢构件3插入槽钢15的槽内,以方便竖墙钢构件安装时的定位。
所有的结构强度计算可以根据实际的构件重量按照力学方法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2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电解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固体生物质立式组合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