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紧轮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3364.7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戴学利;王苏平;张米;王建平;陈振林;牛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5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紧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对张紧轮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张紧轮是用于对传动带的张紧程度进行控制的一种部件,它是装配在动力机的机体上,其轮面抵靠在传动带的外表面上。张紧轮的结构包括轴承、套圈和固定架,套圈设置在轴承的内圈内,固定架与套圈通过冲压铆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轴承内圈中心位置处设有一腰形孔,张紧轮装配在机体上后,该腰形孔间隙地套接在机体上所设的限位柱内,固定架的外端部设有固定孔,和支架铆合在一起的轴承以此孔为中心、以腰形孔套接在机体上所设的限位柱为半径摆动,就可以调整张紧轮与传动带的压紧程度,也即张紧力。由于张紧轮是由上述相互独立的各部件组装而成的,结合张紧轮的工作方式,对于组成张紧轮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装配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会影响到张紧轮的使用寿命和对张紧轮的调整。而目前在张紧轮的生产和装配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用于检测张紧轮质量的检测装置。对于张紧轮的质量考核只是利用操作工的工作经验来确定,不同操作工之间的工作经验差别较大,这不能很好地控制张紧轮的生产质量,也易出现产品的批次性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张紧轮检测装置,其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张紧轮进行质量检测,便于对张紧轮的质量进行控制。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张紧轮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和张紧轮上的腰形孔相配合的凸模,在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和张紧轮上的固定孔相配合的立柱,所述立柱与凸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张紧轮上的固定孔与腰形孔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凸模与立柱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一标准的张紧轮的相关参数相对应,在对张紧轮进行检测时,张紧轮内圈上的腰形孔套接在凸模上,固定架上的固定孔套接在立柱上,从而可以确定腰形孔与固定架上的固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确定固定架与套圈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圆盘状的凸台,所述凸模和立柱均设置在凸台上。所述凸模可根据轴承内圈上的中心结构确定形状和位置,凸模和立柱均设置在凸台上,便于对张紧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模呈腰形。腰形的凸模便于和内圈上的腰形孔相配合,以便检测该腰形孔是否合格。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圆柱形的量规,各个量规的外径相异。这些量规用于检测固定架上的固定孔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指示表。该指示表用于检测装配好后的张紧轮上的轴承总高、装配高等高度、检测固定架的各项高度、检测套圈密封槽的槽位置、检测套圈高度和深度等各项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利用本张紧轮检测装置可以对张紧轮上的固定架与套圈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以及对腰形孔的形状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别,便于生产出合格的张紧轮,保证了张紧轮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张紧轮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张紧轮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张紧轮检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张紧轮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工作台1,在工作台1上设有圆盘状的凸台2,凸台2上设有突出的凸模10,凸模10呈腰形,在凸台2上还设有圆柱形的立柱5。
所述的张紧轮4的结构包括轴承、套圈、固定架6,套圈压紧在轴承的内圈内,轴承内圈中心位置处设有腰形孔,固定架6与套圈铆接在一起,在固定架6的外端部设有固定孔9。
上述的凸模10与立柱5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一标准的张紧轮上腰形孔与固定架6上的固定孔9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应。
在工作台1上还竖直地设有四根圆柱形的量规3,这四根量规3的外径各不相同。这四根量规3分为两组,每组量规为两根。每组中一根量规的外径比某一规格张紧轮上的固定孔9的直径略小,另一根量规的外径比所述固定孔9的直径略大。通过使张紧轮4上的固定孔9分别与一组中的两根量规3进行套接,即可以得出某一张紧轮4上的固定孔9的直径是否符合尺寸要求。
工作台1上还设有支架8,在支架8上设有指示表7。该指示表7可用于检测冲压后轴承总高、装配高等高度类、检测固定架的各项高度、检测套圈密封槽的槽位置、检测套圈高度和深度等各项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