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3769.0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1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何星;李富德;岳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昌中村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10 | 分类号: | F24H3/1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冬 |
地址: | 61502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机,尤其是一种由燃料燃烧为热源的热风机。
背景技术
热风机,顾名思义用于加热空气,多用于温室增温、药材干燥、或食品干燥等,一般由加热炉和热交换室组成,通过加热炉内燃料的燃烧产生热量并产生高温烟气,而热交换室设置在加热炉的烟道位置与烟道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空气由风机经进风口送入后通过烟道热交换壁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增温后从出风口送出。而为了促进加热炉燃料的燃烧,加热炉风门一般还设置有鼓风机。
目前的热风机,空气只与烟气通过烟道热交换壁进行热交换,而加热炉炉体通常由其内部的耐火层进行保温隔热,但大量热量还是会通过加热炉炉体散失,且在长时间工作后,其加热炉炉体,由于热量累计产生高温并导致炉体变形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因此目前的热风机,热利用率低,燃料消耗大,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加热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利用率高、节能的热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机,空气经进风口送入热交换室后从出风口送出,热交换室和加热炉的烟道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热交换室和加热炉的燃烧室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和炉顶热交换壁。
因此空气能从加热炉炉体的所有表面吸收热量,延长了空气的加热路径,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在相同的出风口温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热利用率,并能防止加热炉炉体产生高温变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出风口空气温度的控制,在进风口设置了风机,通过送风量的控制对出风口空气温度进行控制。并进一步通过加热炉的风门将加热炉与热交换室连通,由于进风口设置有风机,经加热后的空气能经风门压入炉体,由于空气经过加热提高了其助燃效果且能够省去原有的风门鼓风机,节能的同时通过风门的调节能够通过控制燃料的燃烧对热风机出风口空气最高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利用率燃,烧室热交换壁和炉顶热交换壁及烟道热交换壁的热交换室一侧设置有散热片,增大了热交换面积的同时散热片之间形成导流槽能够有效控制空气在热交换室内的流向,使空气能够流过所有的热交换壁,保证了所有热交换壁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了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炉顶散热片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热风机,加热炉是煤炉,从下至上包括渣室4及其上的出渣口9、炉桥、燃烧室5及其上的加煤口6。整个加热炉都被热交换室10所包围,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烟道14之间有共用的烟道热交换壁13,热交换室10和加热炉的燃烧室5之间也有共用的燃烧室热交换壁7和炉顶热交换壁11,有效防止了热量的散失,延长了空气的加热路径,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在相同的出风口温度需求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了热利用率,并能防止加热炉炉体产生高温变形。
进风口2设置有风机1,加热炉通过其渣室4侧壁的风门8与热交换室10底部连通,烟道14设置在热交换室10内,其入口设置在炉体炉顶并从炉顶沿炉体向下延伸,其排烟口15设置在热交换室10底部。由于进风口2设置有风机1,形成了从热交换室10到炉体再到外部逐级递减的梯度压强。经加热后的空气经风门8压入渣室4后从炉体底部送入燃烧室5,由于空气经过加热提高了其助燃效果且能够省去原有的风门8鼓风机,节能的同时通过风门手柄17调节风门8的开启大小能够通过控制燃料的燃烧对热风机出风口16空气最高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风机1送风量的控制能对出风口16空气温度进行有效控制;烟道14的倒转设置在增大烟道热交换壁的同时能够保证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而梯度压强的存在能够保证烟气的有效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昌中村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昌中村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超导冷热交换管
- 下一篇:一种50T/h燃油或燃气注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