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轴退刀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3815.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豫康;龚建浩;何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西马特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2 | 分类号: | B23B4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1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床及钻铣床设备,尤其涉及其中一种主轴退刀机构。
背景技术
机床主轴的退刀动作是牵涉到生产效率,安全操作、劳动强度及保持主轴精度的关键点,数控机床面世后,退刀技术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钻床或钻铣床的退刀一直沿用手敲、手板、手冲的动作,钻床行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全行业攻关,至今出现了多种退刀机构和方式,但都是人力动作,都有较多缺陷。钻床或钻铣床自动拉刀退刀技术很难解决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技术方面,钻床或钻铣床的主轴有旋转和移动两个组合运动,主轴直径偏小并且都要缩进主轴花键套内,这就要求退刀油缸组件直径必须小于主轴花键的直径,必须适应主轴的两个组合运动,这在结构上已经很困难,加之,退刀油缸很小,要达到1000kgf以上的退刀力就必须有10Mpa以上的高压油,而常规齿轮油泵的压力只有2.5Mpa,这也是钻床或钻铣床不可能具有的;其次,钻床或钻铣床是普通机床,虽然自动拉刀十分必要,但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成本去完善这个功能,比如为了提供高压油源,就要配置高压油缸和大功率电机(其功率可能会大于机床主电机)及液压系统,不但价格昂贵并且这套装置体积很大,难以与机床整体协调装配。所以时至今日,钻床或钻铣床的拉刀退刀机构的性价比最佳方案都是行业内急待攻克的难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轴退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主轴退刀机构,包括气液退刀动力系统、退刀组件和刀杆,所述气液退刀动力系统包括气动三联件和电磁阀,所述刀杆套接在主轴中,所述刀杆下端呈圆锥头状,所述圆锥头处开有倾斜的气孔,所述刀杆下端套有一锒套,拉钉的头部置于锒套内,所述锒套内沿拉钉颈部均匀分布有多个钢球,所述气液退刀动力系统还包括能产生高压油的气液增压器,所述退刀组件包括罩有防护罩的高压油缸,所述高压油缸一侧设有油管接头通过管道与气液增压器连接,所述油管接头下侧的高压油缸设有气管接头通过管道与气动三联件连接;所述高压油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下端与刀杆上端留有一段距离,所述活塞内开有贯通的横向气道以及与横向气道连通的纵向气道,所述纵向气道开口在活塞杆下端;所述活塞与高压油缸底部间的一段活塞杆套接有弹簧,所述高压油缸底部侧壁开有排气孔;所述刀杆上部也开有一段顶部开口的纵向气道,所述纵向气道下端侧向开口于刀杆与主轴之间。
所述高压油缸设有油管接头和气管接头一侧的防护罩开有缺口槽。
所述横向气道上方的活塞外侧设有环状密封圈,所述气管接头下方的活塞外侧设有环状密封圈。
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
所述油管接头与高压油缸连接处还套接有尼龙套。
所述活塞内横向气道与纵向气道交汇处上端设有堵销。
所述高压油缸经滚针轴承及滚针推力轴承与联接套活动联接,所述联接套与主轴顶部螺纹联接,并由开槽螺母锁紧。
所述滚针轴承下端的高压油缸外侧壁套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与滚针轴承的内圈下端紧密接触,所述垫片与滚针轴承外圈的下端留有间隙,所述垫片由其下侧的螺母锁紧。
所述滚针轴承与滚针推力轴承之间的油道还连接有油杯。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三联件、两位五通电磁阀和气液增压器都是现有设备。气动三联件包括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常规气源通过过滤器过滤掉水份,再通过减压阀减压至额定压力,压力值则显示在设于减压阀与油雾器之间的压力表上,然后没有水份的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在油雾器里加入一定的油雾,从而形成没有水份而具有一定油雾的定压气流;该气流其中一路与气管接头连接用于供吹洗拉钉及刀具,另一路则通向两位五通电磁阀。两位五通电磁阀一侧设有消声器,通过退刀按钮来控制气流进入到气液增压器的方向。气液增压器包括气缸、气缸活塞、补液缸和油缸,两位五通电磁阀的一条气管通向气缸活塞左侧气缸腔体,另一条气管通向气缸活塞右侧气缸腔体,油缸的油液通过补液缸进行补充,补液缸通过加油口进行充油;当两位五通电磁阀使通向气缸活塞左侧气缸腔体的气管通气流时,由于气缸活塞面积大于推动油缸油液运动的气缸活塞杆端面面积,气缸活塞运动使油缸油液形成高压油液,并通过油管接头进入到高压油缸中;当两位五通电磁阀使通向气缸活塞右侧气缸腔体的气管通气流时,气流推动气缸活塞往左运动,使油缸油液压力迅速减小,油液回流,从而使高压油缸的活塞上升而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西马特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西马特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