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锁止防盗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303818.0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5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5B6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宏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防盗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门,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点锁止防盗门。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当中的防盗门基本上都是由门与门框连接之后,关闭时通过各种锁进行防盗,整个防盗的部位非常简单,窃贼在撬门的时候针对性非常强,所以防盗效果自然要差一些,而且其锁的配套设备都位于门的夹层内,窃贼很容易通过将门撕裂之后进行破坏,也有一部分防盗门是在门的同一个方向上采取加多个锁进行防盗,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窃贼只需要破坏其门的一部分即可实施盗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门的各个部位进行自动锁止的多点锁止防盗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多点锁止防盗门,包括门、门框和固定在门上的锁,还包括一个多点锁止装置,多点锁止装置位于门框内,包括与锁对应的锁孔,锁孔内设置有一个三向推动触点,三向推动触点的一端与锁舌对应且可以随锁舌的推动而移动,三向推动触点的向上的一端连接有推动连杆,推动连杆的另一端可从门框上端的孔穿出而放置于开设在门的顶部的锁止孔当中,三向推动触点的向下的一端也连接有推动连杆,推动连杆的另一端可从门框下端的孔穿出而放置于开设在门的底部的锁止孔当中。
所述三向推动触点包括三个方向上的推动柱以及其内部的复位装置。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当防盗门关闭的时候,转动锁,锁舌推动三向推动触点的一个推动柱,从而推动另外两个推动柱,使推动连杆的另外两端进入到门的顶部和底部的锁止孔当中,这样在门的三个方向上都能得到锁止,破坏的难度加大,安全性能得到提高,当门开启时,转动锁,锁舌退出后,三向推动触点的复位装置让三个推动柱都回到原位,从而带动推动连杆的另外两端从锁止孔当中退出。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从门的各个边进行锁止保护,而且其主要机构处于门框内,抗破坏的能力大大加强,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门 2是门框 3是锁 4是三向推动触点 5是锁舌 6是推动连杆7是锁止孔 8是推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多点锁止防盗门,包括门1、门框2和固定在门上的锁3,还包括一个多点锁止装置,多点锁止装置位于门框2内,包括与锁3对应的锁孔,锁孔内设置有一个三向推动触点4,三向推动触点4的一端与锁舌5对应且可以随锁舌5的推动而移动,三向推动触点4的向上的一端连接有推动连杆6,推动连杆6的另一端可从门框2上端的孔穿出而放置于开设在门1的顶部的锁止孔7当中,三向推动触点4的向下的一端也连接有推动连杆6,推动连杆6的另一端可从门框2下端的孔穿出而放置于开设在门1的底部的锁止孔7当中。
所述三向推动触点4包括三个方向上的推动柱8以及其内部的复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盛尔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303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