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图像增强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0107.9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珉;彭华军;邱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43 | 分类号: | H04N5/243;G06T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图像 增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图像增强(digital image enhancement),特别涉及增强 数字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方法。
发明背景
数字图像,不管是静态图片或视频图像,都不可能总是在理想采光条 件下捕捉记录到的。自然采光条件经常可能是太亮或者太暗,而摄影工作 室外的人工采光则经常提供不规则的照明。从而导致捕捉到的图像具有较 差的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
在现有技术里已经提出了多种技术用来改善或增强图像质量。最近, 在美国专利文献US 2008/0101719(发明人Lim等),US 2008/0012992和 2007/0171310(发明人Arici等)以及US 2007/0071350(发明人Lee等) 披露了增强图像的许多方法。特别地,US 2008/0101719(发明人Lim等) 对多种改善图像质量的已知技术进行了有益的讨论。所有这些不同的方法 都成功地不同程度地对图像质量有所改善。
发明概述
在此披露了一种数字图像增强方法,用来调整输入图像的亮度以获得 一个亮度调整的图像,然后调整亮度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以获得一个增强的 输出图像。
该方法包括:
调整输入图像的亮度而获得一个亮度调整的图像,包括:估计输入图 像的真实世界亮度、调整图像到估计的亮度、并压缩调整图像的动态范围,
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从亮度调整的图像中提取背景信息,
从亮度调整的图像中删除背景信息以提取对比度信息,
调整对比度信息,以及
合并背景信息和调整后的对比度信息而获得输出图像。
优选地,亮度增强的图像被量化。
对比度信息是通过乘以一个对比度调整因子(contrast adjustment factor)进行调整,对比度调整因子是背景信息的函数。
一种数字图像增强方法,用来调整输入图像的亮度以获得一个亮度调 整图像,包括:估计输入图像的真实世界亮度、调整图像到估计的亮度、 并压缩调整图像的动态范围。
一种数字图像增强方法,用来校正亮度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包括:
利用一个低通滤波器提取输入图像的背景信息,
从输入图像删除背景信息以提取输入图像的对比度信息,
调整对比度信息,以及
合并背景信息和调整的对比度信息以获得一个输出图像。
附图说明
现将依照范例并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典型方式,其中:
图1是本发明图像增强基本步骤的原理框图;
图2是显示亮度调整步骤更多详情细节的原理框图;
图3是亮度调整的功能块图;
图4是显示对比度调整步骤更多详情细节的原理框图;和
图5是对比度调整的功能块图。
优选实施例详述
本发明的以下典型实施例仅通过范例提供,但这并不是意在限制本发 明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本发明包括两个方面,即亮度调整和对比度调整, 用来增强输入图像。每个方面的具体细节将被提供用来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不需要包括这两个方面的每个步骤。技术人员 将会理解,利用任何数目的其它对比度调整方案,依照本发明通过实施亮 度控制可以增强图像质量。或者,在使用任何一种已知技术进行图像亮度 调整之后,通过实施对比度调整可以充分地增强图像。
图1描述本发明数字图像增强的基本步骤。输入图像10首先进行亮度 调整11。然后,经过亮度调整的图像I’进行对比度调整12,产生一个增强 的输出图像13。图2到图5详细描述亮度调整和对比度调整的每个步骤。
参照图2和3,输入图像10的亮度调整包括基于一个估计的真实世界 亮度L调整图像亮度,并压缩和量化亮度调整后的图像。
真实世界估计L是输入图像I、用来在图像动态范围和真实世界动态 范围之间进行调整的比例因子(scaling factor)S、以及最小亮度参数τ的 函数。
输入图像I的动态范围D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连结构中的碳纳米结构生长的控制
- 下一篇:轴承-齿轮多故障耦合模拟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