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光条以及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0172.1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冯耀军;黄丹丁;吴均华;刘颖;陈守龙;蔡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7/00;F21V7/04;G02F1/13357;F21Y101/02;F21Y10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条 以及 双面 发光 平面 装置 | ||
1.一种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包括:
多个导光条,其中所述多个导光条被安置在一个平面内,每个导光条 包括朝向第一方向配置的第一组光发射表面和朝向第二方向配置的第二组 光发射表面,每个导光条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被用于接收光,其中 多个导光条被设置以从第一和第二组光发射表面发射出光线,所述多个导 光条根据以下条件分为第一组导光条和第二组导光条:
在所述第一组导光条中,每个导光条的第一组光发射表面中的至少一 个光发射表面有光扩散网点;
在所述第二组导光条中,每个导光条的第二组光发射表面中的至少一 个光发射表面有光扩散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光扩散网点 包括在导光条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光扩散网点 包括在导光条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还包括在第一方 向上靠近多个导光条的第一光层和在第二方向上靠近多个导光条的第二光 层,其中多个导光条被安置在第一光层和第二光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第一光层是 第一被照明层,而第二光层是第二被照明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每个导光条 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平面发光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衔接每个导光条第 一端和第二端的框架,所述一个或多个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其被设 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而使光线入射进每个导光条,其中所述 一个或多个框架将多个导光条安置在第一光层和第二光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平面发光装 置还包括被安置靠近每个导光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的多个 LED。
8.一种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组导光条,被安置在一个平面内,每个导光条包括朝向第一方向 配置的第一组光发射表面和朝向第二方向配置的第二组光发射表面,其中 第一组导光条的第一组光发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发射表面有光扩散网 点,且其中第一组多个导光条中的每个导光条都有一端接收光;和
第二组导光条,第二组导光条中的每个导光条包括朝向第一方向配置 的第一组光发射表面和朝向第二方向配置的第二组光发射表面,其中第二 组导光条依次与第一组导光条间隔放置,第二组导光条中的每个导光条都 与第一组导光条中的至少一个导光条相邻,且其中第二组导光条的第二组 光发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光发射表面有光扩散网点,其中第二组导光条中 的每个导光条都有一端接收光,
所述第二组导光条依次与第一组导光条间隔放置包括以下情形:
第二组导光条依次与第一组导光条一一间隔放置;
第二组导光条中每两个导光条为一个单元,与第一组导光条中的一个 或多个导光条组成的单元间隔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还包括多个反导 光条,其中第一组导光条中的每个导光条都包括一个反导光条靠近第一组 光发射面,且其中第二组导光条中的每个导光条都包括一个反导光条靠近 第二组光发射面,其中每个反导光条都覆盖对应的导光条的邻近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还包括一个反 射镜,其中反射镜有一个波纹状构造,使得反射镜既靠近第一组导光条的 第一组光发射面,也靠近第二组导光条的第二组光发射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光扩 散网点包括在导光条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凹陷。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面发光的平面发光装置,其中光扩 散网点包括在导光条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1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