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0582.6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真宽;江泽弘造;泷泽辉之;富田浩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17/046 | 分类号: | G11B17/046;G11B17/0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1.一种盘装置,其能够装填收纳有盘的盘盒,其中,
所述盘装置具备:
盒托架,其是支承所述盘盒的盒托架,并具有托架开口部,该托架开口部用于从外部向所述盒托架内插入所述盘盒,向所述外部排出所述盒托架内的所述盘盒;
一对导向壁,其配置于所述盒托架的所述托架开口部附近,并限制所述盘盒的插入及排出方向;
盘电机,其具有载置所述盘的转盘,并使所述转盘旋转;
读写头,其进行将信息记录于所述盘及再生被记录于所述盘的信息的至少一者;
夹具,其用于在其与所述转盘之间夹紧所述盘;
夹具托架,其支承所述夹具使其能够旋转,并通过相对于所述盒托架转动,进行使所述夹具在离开所述转盘的退避位置和在所述转盘上夹紧所述盘的夹紧位置之间升降的夹具升降动作;
纵向基座,其支承所述读写头及所述盘电机,并支承所述盒托架使其能够转动;
第一开闭杆,其具有与所述盘盒的一部分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并在插入或者排出所述盘盒时转动;
第二开闭杆,其具有与所述盘盒的另一部分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并在插入或者排出所述盘盒时转动;
第一杆施力弹簧,其对所述第一开闭杆施力;
第二杆施力弹簧,其对所述第二开闭杆施力;
连动机构部,其使所述第一开闭杆及所述第二开闭杆的转动与所述夹具托架的转动连动,
在所述盘盒的插入开始时以及排出完成时,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间隔处于小于所述一对导向壁的间隔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开闭杆及所述第二开闭杆转动,使得所述间隔比所述一对导向壁的间隔大,从而处于与所述盘盒卡合且装填有所述盘盒的状态,在装填有所述盘盒的状态下,通过在所述盘盒上形成开口且所述夹具托架使所述夹具下降而将所述盘夹紧在该夹具与所述转盘之间,能够使所述读写头接近所述盘,所述盘电机载置所述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及第二杆施力弹簧是如下所述的肘杆弹簧,
该肘杆弹簧通过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旋转,使得对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施力的施力方向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间隔变小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间隔变大的方向之间进行反转,
所述盘装置进行如下所述的动作的至少一者,即:通过所述肘杆弹簧的所述反转动作,由所述第一及第二杆施力弹簧施力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驱动所述连动机构部;通过所述连动机构部转动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所述肘杆弹簧进行所述反转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连动机构部包括:沿所述插入及排出方向滑动动作而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抵接,使得所述肘杆弹簧反转动作并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旋转的第一及第二滑动部件;分别转动支承于所述夹具托架和所述第一及第二滑动部件的第一及第二连结臂,
所述夹具托架、第一及第二滑动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及第二连结臂构成连杆机构,
通过所述盒托架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滑动部件滑动动作,从而转动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在所述夹具托架上具有与所述纵向基座卡合的卡合部,
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纵向基座卡合,与所述盒托架相对于所述纵向基座转动的动作联动,所述夹具托架相对于所述盒托架转动,而进行所述夹具升降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盘盒具备:分别具有收纳所述盘的一部分的空间并通过相互接合来收纳所述盘整体的第一及第二盘收纳部、支承所述第一及第二盘收纳部使其分别能够围绕转动轴转动的支承基座部件,
所述第一及第二卡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及第二盘收纳部卡合,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盘收纳部转动,以使在插入所述盘盒时形成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盘装置,其中,
所述盘盒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盘收纳部分别具有: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杆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卡合部能够旋转地卡合的切口部、旋转轴、以逆向同步并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方式相互卡合的连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0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