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1360.6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福泽怜门;加藤友聪;铃木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32 | 分类号: | H01T13/32;H01T13/16;H01T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1.一种火花塞,其包括:
中心电极;
陶瓷绝缘体,该陶瓷绝缘体具有沿轴向延伸的轴孔并且将 所述中心电极保持在所述轴孔中;
金属壳,该金属壳围绕所述陶瓷绝缘体的径向外周并且将 所述陶瓷绝缘体保持在所述金属壳中;
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的一个端部被接合到所述金属壳的 前端面,并且所述接地电极具有以所述接地电极的另一个端部 面对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 一个端部和所述另一个端部之间的弯曲部;以及
电极头,该电极头在面对所述中心电极的所述前端部的位 置被接合到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另一个端部,并且所述电极头 具有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突出0.5mm以上的突 出长度,且所述电极头的沿与所述电极头的突出方向垂直的方 向截取的截面具有0.20mm2至1.13mm2的截面积,
所述接地电极由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一个端部向所述另 一个端部延伸的第一结构构件和层状覆盖所述第一结构构件的 外表面的至少一个第i结构构件构成,其中i=2,3,4或5;
所述弯曲部的面对所述中心电极的侧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 2.3mm以下;
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的从所述金属壳的所述前 端面沿轴向突出最多的部位的突出长度为4.5mm以上;
所述金属壳具有形成有基于JIS标准的M12以下的公称直 径的安装螺纹;以及
所述接地电极的由公式(1)表示的在20℃的总导热率X 为35W/(m·K)以上
(1)
其中,n是表示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结构构件的最大数目 的整数2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 电极的由公式(2)表示的在20℃的总抗拉强度Y大于 55kgf/mm2
(2)
其中,n是表示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结构构件的最大数目 的整数2至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 接地电极的所述弯曲部的所述侧面的所述最小曲率半径为 1.0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 于,所述接地电极的由在20℃下具有50W/(m·K)以上的导热 率的高导热性材料制成的任一结构构件的体积占所述接地电极 的总体积的比率在12.5%至57.5%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 于,所述接地电极的与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一个端部到所述 另一个端部的方向垂直地截取的截面的面积在1.5mm2至 5.0mm2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 于,所述接地电极的结构构件中的在20℃具有最高导热率的一 个结构构件被所述接地电极的在20℃具有低于50W/(m·K)的 导热率的其他结构构件覆盖;并且所述接地电极满足 5.5mm≤C<B≤A≤11.5mm的条件,其中,A是所述接地电极的 沿经过所述接地电极的与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一个端部到所 述另一个端部的方向垂直地截取的截面的中心的第一中心线的 长度;B是当经过所述电极头的与所述电极头从所述接地电极 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突出的方向垂直地截取的截面的中心的第二 中心线被投影在包括所述第一中心线的平面时,沿所述第一中 心线从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的交点到所述接地电 极的所述一个端部的边缘的长度;C是在20℃具有最高导热率 的结构构件从所述接地电极的所述一个端部的边缘向所述另一 个端部沿所述第一中心线延伸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3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游程记录符边沿调制多阶实现方法
- 下一篇:试卷密封装订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