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1412.X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直之;神月清美;藤田秀明;冈田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H01M10/4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由通过多孔质绝缘层分隔的正极板和负 极板卷绕而成的电极组,该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极性的所述极板的端部以从所述多孔质绝缘层突出的状 态与集电板抵接,并且所述集电板以覆盖所述电极组的整个极板端部 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电极组上,
与所述集电板抵接的所述极板端部的一部分在所述集电板面内的 离散的接合部位、且沿着所述电极组的卷绕方向按均匀的间距被焊接 在所述集电板上,
以使从所述极板流向所述集电板的电流均匀分布的方式将所述接 合部位离散地配置在所述集电板的面内,
所述接合部位按照设定在所述集电板面内且用下式表示的极坐标 (r,θ)的位置来进行配置,所述极坐标(r,θ)表示以所述电极组的 卷绕中心为原点,以所述集电板的径向为极轴,朝与极轴成角度θ的 方向距离原点为r的点;
(r,θ)=(ns,2mπ/n),式中,s为所述接合部位的宽度,n为 1以上的自然数,m为满足1≤m≤n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接合部位的宽度 具有包含与所述集电板抵接的所述极板端部中的至少卷绕2圈以上的 极板端部的尺寸。
3.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具备由通过多孔质绝缘 层分隔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卷绕而成的电极组,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 于,具有:
工序(a),其准备以至少一个极性的所述极板的端部从所述多孔 质绝缘层突出的状态由通过多孔质绝缘层分隔的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 极板卷绕而成的电极组;
工序(b),其以覆盖所述电极组的整个极板端部的方式将集电板 配置在所述电极组上,使所述极板端部与所述集电板抵接;以及
工序(c),其将与所述集电板抵接的所述极板端部的一部分在所 述集电板面内的离散的接合部位焊接在所述集电板上;其中,
在所述工序(c)中,与所述集电板抵接的所述极板端部的一部分 沿着所述电极组的卷绕方向按均匀的间距焊接在所述集电板上;
所述接合部位按照设定在所述集电板面内且用下式表示的极坐标 (r,θ)的位置来进行配置,所述极坐标(r,θ)表示以所述电极组的 卷绕中心为原点,以所述集电板的径向为极轴,朝与极轴成角度θ的 方向距离原点为r的点;
(r,θ)=(ns,2mπ/n),式中,s为所述接合部位的宽度,n为 1以上的自然数,m为满足1≤m≤n的自然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 序(c)中,所述接合部位的宽度具有包含与所述集电板抵接的所述极 板端部中的至少卷绕2圈以上的极板端部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 序(c)中,通过对所述接合部位局部地照射能量,将与所述集电板抵 接的所述极板端部的一部分焊接在所述集电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4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测量驾驶员酒精含量的汽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药液压机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