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及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1505.2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西胁青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18;B32B3/30;H01L51/50;H05B3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它的一个面与发光体相邻而用的透明薄膜及 使用了透明薄膜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2中所公开的技术。
图14表示使用了普通的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装 置的剖面结构和光的传播情况。电极102、发光层103和透明电 极104按此顺序叠层在基板101上,透明电极104上载有透明基 板105。将电压施加在电极102、透明电极104之间,就会在发光 层103的内部的点S发光,该光直接或者在电极102反射后透过 透明电极104,与透明基板105的表面的法线成角度θ地入射到 透明基板105的表面上的点P,在该点折射后,射出到空气层106 一侧。
若设透明基板105的折射率为n’1,则当入射角θ大于临界 角θc=sin-1(1/n’1)时就发生全反射。例如,以θc以上的 角度入射到透明基板105的表面上的点Q的光发生全反射,而不 会射出到空气层106一侧。
图16(a)和图16(b)是说明图,说明的是假定透明基板 105是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上述发光装置的取光效率。在图16(a) 中,设发光层103的折射率是n’k,空气层106的折射率是n0, 从靠近发光层103一侧算起,存在于发光层103和空气层106之 间的多个透明层的折射率分别是n’k-1、n’k-2、…n’1,从 发光层103内的点S发出的光的传播方位(与折射面的法线所成 的角度)θ’k,在各个折射面的折射角依次是θ’k-1、θ’k-2 θ’1、θ0,则根据斯内尔定律下式成立。
n’k×sinθ’k=n’k-1×sinθ’k-1=…=n’1×sin θ1=n0×sinθ0(式1) 因此,下式成立。
sinθk=sinθ0×n0/n’k (式2) 结果,(式2)就是发光层103直接接触空气层106的情况下 的斯内尔定律,(式2)表明:与存在于其间的透明层的折射率无 关,满足θk≥θc=sin-1(n0/n’k)就发生全反射。
图16(b)示意地示出了能够从发光层103取出的光的范围。 能够取出的光包含在以发光点S为顶点、以临界角θc的2倍的 角度为顶角、以沿着折射面的法线的Z轴为中心轴的一对圆锥体 107、107’的内部。假定从点S发出的光全方位地放射强度相等 的光,在临界角以内的入射角下在折射面的透光率是100%,则 从发光层103取光的取出效率η就与被圆锥体107、107’切割 的球面108的面积与球面108的表面积之比相等,由下式给出,
η=1-cosθc (式3) 此外,因为临界角以内的透光率不会达到100%,所以,实 际的取出效率η比1-cosθc小。而且,发光元件的总效率将成 为发光层的发光效率乘以所述取出效率η后所得到的值。
与上述机理相比,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是基于以下原理 做出的。即,为抑制光从透明基板出来到大气时在透明基板表面 发生全反射,在有机EL元件中,在基板界面、内部面或者反射面 形成衍射光栅,并改变光相对于取光面的入射角,从而使光的取 出效率提高。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即,为提供光的取出效率较 好的平面发光装置,在有机EL元件中透明基板的表面形成多个透 明突起物,便能够防止光在透明基板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反射。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1-283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5-27658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上述现有发光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坚果颗粒的蛋筒
- 下一篇:chip元件避让双开型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