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药物剂量的方法及用于预测药物剂量的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1680.1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小暮健太朗;气贺泽郁;中村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TTI优而美株式会社;北海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达佐;韩克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药物 剂量 方法 用于 程序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依照35 U.S.C.§119(e)要求于2007年1月23日提交的第 60/886,21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 入作为参考。
背景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通过离子电渗疗法进行活性成分的经皮给药的 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与对活有机体进行离子电渗给药相关的数量、 速率、剂量和/或效率的预测方法。
相关领域描述
离子电渗疗法通过向离子电渗腔附近的电极施加电势,利用电动 势和/或电流将活性成分(如带电物质、离子化的化合物、离子型药物、 治疗剂、生物活性剂等)迁移至生物界面(如皮肤、粘膜等),所述离子 电渗腔含有带相似电荷的活性成分和/或其载体。例如,带正电的离子 被迁移至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电力系统阳极侧的皮肤中。相反,带负电 的离子被迁移至离子电渗疗法装置电力系统阴极侧的皮肤中。
尽管皮肤是最广泛且最容易到达的器官之一,但是经皮递送某些 活性剂在历史上却是困难的。通常主要通过皮肤角质层将药物给予活 体。然而,角质层为脂溶性高密度层,其使得难以经皮给予高水溶性 物质和诸如肽、核酸等的聚合物。
通常,不损伤活有机体的皮肤而离子电渗地给予有效剂量的药物 是困难的。在可接受的时间段内离子电渗地给予有效剂量的药物通常 也是困难的。因此,离子电渗疗法在临床上仅用于给予有限种类的药 物。
人们已试图发现药物的结构或其它特征和与对活有机体离子电渗 给药相关的剂量或递送速率之间的相关性。然而确定这样的相关性通 常需要进行体内试验。因此,亟需不进行体内试验即可确定例如与离 子电渗给药相关的剂量或者递送速率。
本公开涉及克服上述一种或多种缺点,和/或进一步提供相关的优 点。
概述
一方面,本公开涉及确定可通过离子电渗递送装置递送至生物个 体的药物的量的方法,所述离子电渗递送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含有具有 第一极性的药物离子的药物溶液的药物容纳部分、与药物容纳部分耦 联且可操作以向药物溶液容纳部分所容纳的药物溶液施加具有第一极 性的电势的电极和与药物溶液容纳部分的前表面侧相接触的第一离子 交换膜(带有具有第一极性的交换基团)。
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药物迁移参数,所述第一药物迁移参数标示 一定量的药物离子自第一离子交换膜至离子电渗递送装置最外侧前表 面侧的迁移。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药物迁移参数,所述第二药物迁 移参数标示在使一定体积的药物离子溶液与一定体积的脂质体悬浮液 接触后一定量的药物离子自该一定体积的药物离子溶液迁移至该一定 体积的脂质体悬浮液中多种脂质体的迁移。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该方 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确定的第一药物迁移参数和确定的第二药物迁移参 数确定离子电渗药物离子递送量、离子电渗药物离子递送速率、效率 及剂量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采用离子电渗疗法装置使具有第一极性的 药物离子通过离子电渗疗法至活有机体皮肤内侧的迁移M的预测方 法,所述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含有药物离子的药物溶液的 药物溶液容纳部分、用于向药物溶液容纳部分的药物溶液施加具有第 一极性的电压的工作侧电极和具有第一极性并在药物溶液容纳部分的 前表面侧与药物溶液容纳部分的药物溶液接触的第一离子交换膜。
该方法包括在不使第一离子交换膜与活有机体皮肤接触的条件下 向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工作侧电极施加电压时确定药物离子自第一离子 交换膜至离子电渗疗法装置外部的迁移C。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使具 有预定浓度的脂质体溶液和含有预定浓度药物离子的药物溶液混合的 情况下确定药物离子至脂质体的迁移R。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确定 的迁移C和迁移R推导药物离子至活有机体皮肤内侧的迁移M。
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包含指令的至少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当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所述指令执行用于确定可通过离子电渗递送装 置递送至生物个体的药物的量的方法,所述离子电渗递送装置具有用 于容纳含有具有第一极性的药物离子的药物溶液的药物容纳部分、与 药物容纳部分耦联并可操作以向药物溶液容纳部分容纳的药物溶液施 加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势的电极和与药物溶液容纳部分的前表面侧相接 触的带有具有第一极性的交换基团的第一离子交换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TI优而美株式会社;北海道大学,未经TTI优而美株式会社;北海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