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存在突发干扰的情况下操作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2229.1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奥拉夫·希尔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在 突发 干扰 情况 操作 无线 接入 方法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1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880,656的优先权,并将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并入此处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在存在突发干扰的情况下对无线接入点进行操作。
背景技术
如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之类的无线接入点使用速率适配来应对干扰。对传统WLAN速率适配算法进行优化以应对加性高斯白噪(AWGN)。响应于AWGN的增大,传统WLAN速率适配协议降低传输速率。传输速率的降低导致数据帧的传输时间变长以及差错率降低。
蓝牙是针对个域网(PAN)的短距离无线协议。例如,蓝牙用于对如移动电话、麦克风、膝上型电脑、个人计算机、打印机、数字摄像机和视频游戏控制台等设备进行无线连接。蓝牙以由2.5毫秒的无传输窗口所分隔的射频(RF)信号的突发来传输数据。
当在紧邻WLAN设备处对蓝牙设备进行操作时,来自蓝牙设备的突发RF信号可以与WLAN通信发生干扰。如上所述,传统WLAN速率适配协议往往会降低传输速率,这将导致WLAN数据帧的传输时间变长,并导致WLAN数据帧的传输与来自蓝牙设备的RF信号突发发生重叠的可能性变大。由于在来自蓝牙设备的RF信号突发期间更可能传输更长的WLAN数据帧,因此当存在突发干扰时,传统WLAN速率适配协议实际上可能降低WLAN通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无线接入点确定在该无线接入点的操作范围内是否存在突发干扰,然后,响应于该确定来对传输特性进行适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通过改变至少一个传输特性并监控所产生的差错率来确定是否存在突发干扰。如果传输速率的降低导致差错率的升高,则可以检测到存在突发干扰。差错率的升高是每一帧的传输时间变长的结果,这会增大帧与蓝牙信号突发发生重叠的可能性。一旦确定了存在突发干扰,如来自蓝牙设备的干扰,就可以将无线接入点所使用的传输特性调整为与突发干扰更加兼容。例如,如果突发干扰的源是蓝牙设备,则可以将无线接入点所使用的传输速率选择为产生小于2.5ms的帧。小于2.5ms的帧与蓝牙传输发生重叠的可能性更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来自无线接入点和/或无线站的帧传输调度为与无蓝牙传输的窗口相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以示例方式示出本发明原理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均存在于无线接入点操作范围内的无线接入点、无线站和两个蓝牙设备。
图2示出了包括数据积累模块、突发干扰检测模块和速率适配模块在内的无线接入点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表示差错率相对帧持续时间的直方图。
图4示出了包括无传输窗口的突发干扰以及在无传输窗口中从无线接入点或无线站传输的数据帧。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对无线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对无线接入点进行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贯穿描述,类似的参考标记可以用于标识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均存在于无线接入点操作范围110内的无线接入点100、无线站102和两个蓝牙设备104。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无线接入点是根据WLAN协议进行操作的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例如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在内的IEEE 802.11标准族进行操作。无线接入协议可以支持其他类型的无线协议,包括例如被称为WiMax、WiMedia和Wi-Fi的无线协议。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通过光纤或双绞线连接至有线网络(图中未示出),尽管并不需要这样。无线接入点的操作范围是无线接入点能够与无线站进行无线通信的范围。操作范围的界限依赖于各种因素,包括:例如,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的收发机能力;以及环境条件,如电磁干扰、物理障碍、多径衰落、天气等。
无线站102是通过RF信号与无线接入点100进行通信的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站是如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之类的设备,但是,无线站还可以是可以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另一种设备。本领域已知无线站包括无线收发器(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X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