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元素有机磷酸盐溶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2830.0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T·马蒂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地亚管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11 | 分类号: | C07F9/1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力更 |
地址: | 法国欧***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元素 有机 磷酸盐 溶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元素有机磷酸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有机磷酸盐溶液尤其用作制备二烯聚合催化剂的原料。已知制备这些溶液的方法,这些方法采用稀土元素化合物的水溶液并采用利用有机溶剂的液/液萃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这类方法的替代方案,即不涉及液/液萃取并且还可以得到具有令人满意的质量的有机溶液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稀土元素有机磷酸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在不存在所述有机溶剂的情况下,或者在溶液中存在的所述溶剂的最终量的至多50%的溶剂的存在下,使选自稀土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乙酸盐、羧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稀土元素化合物与有机含磷酸(acide organophosphoré)反应;
-向由上一步骤的反应得到的产物中加入剩余量的溶剂。
本发明的方法易于实施,并且它还产生具有良好纯度的溶液。这指的是该溶液具有低的残留酸度和起始稀土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均满足该溶液在催化剂制备方面的后续应用。该方法还使得可以得到接近或等于100%的良好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阅读以下说明书以及用于示例的非限制性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会更加完整地显现。
在说明书下文中,稀土元素指的是由钇和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至71(含端点)的元素所构成的组中的元素。
本发明方法特别适用于选自钕、镧、镨和铈的稀土元素的有机磷酸盐的制备。
本发明方法的第一步在于使上述类型的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与有机含磷酸反应。
使用以上提及的那些作为稀土元素化合物。在羧酸盐的情况下,它们更特别地选自1至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特别可以提及乙酸盐、丙酸盐和甲酸盐。
在提及的所有稀土元素化合物中,可以更特别地使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有机含磷酸可以更特别地选自分别为式(RO)PO(OH)2和(RO)(R’O)PO(OH)的磷酸单酯或二酯,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芳基。
作为实例,R和R’可以是正丁基、异丁基、戊基(pentyle)、戊基(amyle)、异戊基、2,2-二甲基己基、2-乙基己基、1-乙基己基、辛基、壬基、癸基、2,2-二甲基辛基、甲苯基、壬基苯基。
有机含磷酸还可以选自通式(RO)R’P(O)(OH)和RP(O)(OH)2的膦酸类,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芳基。作为实例,R和R’可以是正丁基、异丁基、戊基(pentyle)、戊基(amyle)、异戊基、2,2-二甲基己基、2-乙基己基、1-乙基己基、辛基、壬基、癸基、2,2-二甲基辛基、甲苯基、壬基苯基。
有机含磷酸还可以选自通式R(R’)P(O)OH和R(H)P(O)OH的次膦酸类,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芳基。作为实例,R和R’可以是正丁基、异丁基、戊基(pentyle)、戊基(amyle)、异戊基、2,2-二甲基己基、2-乙基己基、1-乙基己基、辛基、壬基、癸基、2,2-二甲基辛基、甲苯基、壬基苯基。
当然可以使用上述有机含磷酸的混合物。
稀土元素化合物与有机含磷酸的反应通常在至少60℃的温度下进行,特别是在80℃至100℃之间。但是高于100℃的温度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种侵蚀的持续时间可以在宽范围内变化,例如2至6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方法的第一步在所要获得的溶液中将要存在的溶剂最终量的至多50%的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更特别地,在第一步中存在的这个溶剂量为总量的至多30%,特别是至多20%,尤其是至多1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步中存在的溶剂的量为零,该第一步因而在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进行。
该方法的第二步在于向由上一步得到的产物中加入剩余量的溶剂。在第一步在不存在任何溶剂进行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二步中加入全部溶剂。
使用的有机溶剂通常是烃类溶剂,特别是脂族溶剂、环脂族溶剂甚至芳香族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地亚管理公司,未经罗地亚管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