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2834.9 | 申请日: | 200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足立和久;濑间信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B13/02 | 分类号: | H02B13/02;H01C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 ||
1.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在前端部分处有导体;
避雷器元件堆垛,该避雷器元件堆垛通过高电压电极而插入所述绝缘套筒的内部;以及
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布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堆垛的后端部分侧,
其中,所述绝缘套筒的后端部分侧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套筒的中心部分侧的外径。
2.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在前端部分处有导体;
避雷器元件堆垛,该避雷器元件堆垛通过高电压电极而插入所述绝缘套筒的内部;
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布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堆垛的后端部分侧;
线圈形弹簧,该线圈形弹簧与所述绝缘套筒同心地布置在所述接地电极的后端部分侧;
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围所述绝缘套筒、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弹簧;以及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部分侧的开口部分处,
其中,所述绝缘套筒的后端部分侧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套筒的中心部分侧的外径。
3.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在前端部分处有导体;
避雷器元件堆垛,该避雷器元件堆垛通过高电压电极而插入所述绝缘套筒的内部;
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布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堆垛的后端部分侧;
线圈形弹簧,该线圈形弹簧与所述绝缘套筒同心地布置在所述接地电极的后端部分侧;
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围所述绝缘套筒、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弹簧;以及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部分侧的开口部分处,
其中,所述绝缘套筒的后端部分侧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套筒的中心部分侧的外径,并且
所述绝缘套筒的外周表面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周表面接触。
4.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在前端部分处有导体;
避雷器元件堆垛,该避雷器元件堆垛通过高电压电极而插入所述绝缘套筒的内部;
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布置在所述避雷器元件堆垛的后端部分侧;
线圈形弹簧,该线圈形弹簧与所述绝缘套筒同心地布置在所述接地电极的后端部分侧;
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围所述绝缘套筒、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弹簧;以及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后端部分侧的开口部分处,
其中,所述绝缘套筒的后端部分侧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套筒的中心部分侧的外径,并且
在所述绝缘套筒的外周处提供有用于嵌入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周表面和所述绝缘套筒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内含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套筒的前端部分的外周提供有直径朝着所述绝缘套筒的后端部分的方向逐渐变大的锥形外表面,
在所述锥形外表面和布置在所述绝缘套筒的中心部分的外周处的较大直径部分的连续安装部分处提供有用于减弱电场的钟形嘴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套筒的较大直径部分和所述绝缘套筒的后端部分的连续安装部分处提供有漏斗形锥形外表面,该漏斗形锥形外表面的直径朝着所述绝缘套筒的前端部分的方向逐渐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28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隔振地保持电机的装置
- 下一篇:新的薁类化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