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3153.4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8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迫康浩;广富贤;岩崎成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1/04 | 分类号: | B29C41/04;B29C39/12;B29C39/14;G03G15/08;G03G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装置 用刮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是其与其它部件发生滑动摩擦的边缘部和基 部是由材质不同的聚氨酯所制成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所述边缘部由酯 类聚氨酯组成,边缘部以外的基部由醚类聚氨酯组成,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筋状浇注的边缘部用的聚氨酯半固化后,浇注用于形成基部 的聚氨酯,使两者硬化时形成一体;
边缘部和基部的边界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且从边缘的顶部起宽度在 5mm以内并小于全宽,厚度在1mm以内并小于全厚。
2.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是其与其它部件发生滑动摩擦的咬合部和基 部是由材质不同的聚氨酯所制成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所述咬合部由酯 类聚氨酯组成,咬合部以外的基部由醚类聚氨酯组成,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筋状浇注的咬合部用的聚氨酯半固化后,浇注用于形成基部的 聚氨酯,使两者硬化时形成一体;
咬合部和基部的边界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且宽度小于全宽,厚度在 1mm以内并小于全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基部的醚类聚氨酯由聚四亚甲基二醇类氨酯或聚氧丙烯类氨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其特征在于,基部 的硬度为JIS-A硬度60~8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其特征在于,构 成基部的醚类聚氨酯在0℃~50℃下的回弹性变化率为1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基部的醚类聚氨酯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的tanδ的峰温度为-33℃~0℃ tanδ的测定条件
动态应变:0.1% 频率:10Hz 升温速度:2℃/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其特征在于,电 子照相装置用刮板是清洁残余调色剂的清洁刮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其特征在于,电 子照相装置用刮板为显影刮板。
9.电子照相装置用刮板的成型方法,其是如下制造方法,在外周具备 成形槽、内部具备加热装置的成形鼓,沿着该成形鼓的外周,顺序配置向 成形槽供给合成树脂的装置、在覆盖成形鼓的成形槽的同时与成形鼓的旋 转同步旋转的环形带,使供给成形槽的合成树脂材料通过由环形带和成形 槽形成的成形空间,随着成形鼓旋转而制造具有规定宽度和厚度的带状刮 板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形成边缘部或咬合部的酯类聚氨酯材料 筋状注入成形槽的一部分中,在其半固化后,再注入形成基部的醚类聚氨 酯材料使其固化,从而一体形成以具有厚度在1mm以内的圆弧状截面, 且小于全宽及全厚的筋状部分为边缘部或咬合部的预定部分的刮板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阪东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阪东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1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复水性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复合引气剂及其制成的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