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播通信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3244.8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要;小林昭;落合胜博;木村基伸;三浦周平;佐藤淳一;冈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 鹤;南 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宽保证型网络中的多播通信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NGN(下一代网络)为代表的带宽保证型网络中,会话控制协议用来执行计费、认证以及通信带宽的预留等。迄今为止,会话控制协议已经常用来实现诸如电话之类的一对一通信,并且很少用来控制诸如多播之类的一对多通信中的会话。因为这,所以在多播通信中实现计费、认证以及预留通信带宽是困难的。
例如,虽然通过RSVP(资源预留协议)确保多播通信的带宽已在研究和计划之中,但是因为安装的困难它还没被广泛使用。此外,因为以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为代表的多播协议不能进行通信带宽信息的通知,所以使用多播协议来预留通信带宽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在带宽保证型网络中保证通信带宽,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利用会话控制协议的呼叫控制是必要的。因此,为了在一对多多播通信中保证带宽,由多播客户端和多播分送服务器进行的呼叫控制是必要的。因此,会话控制协议需要实现在使用带宽保证网络的多播客户端和多播分送服务器中。然而,因为当使用多播时一对多通信是必要的,所以将会出现与单播中使用会话控制协议的方法中的那些问题不同的以下问题。
【问题1】
存在当多播分送服务器分送数据时,没有客户端接收该数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如下问题:因为没有执行会话控制所针对的目的地,所以不可能建立会话。
【问题2】
这样布置的多播客户端,在输出组加入请求后,它不从分送服务器直接接收数据,而是接收网络上复制的分组。因此,多播客户端并不会对分送服务器建立会话。因此,出现如下问题:因为没有多播客户端执行会话控制所针对的目的地,所以不可能建立会话。
考虑到上述问题已做出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实现使得能够可靠地执行带宽保证型网络中的多播通信的多播通信系统和多播通信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多播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经由带宽保证型网络执行多播通信的多播通信系统,该多播通信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指派了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的多播代理响应设备;以及
多播客户端,其中
当开始接收时,多播客户端向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的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发送会话连接请求,
已接收到会话连接请求的多播代理响应设备向多播客户端发送会话连接响应,并且
多播客户端通过带宽保证型网络中由会话连接响应所确保的带宽来接收多播数据。
在此情况下,配置可以是这样的以致于当停止接收多播数据时,多播客户端向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的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发送会话断开请求,并且响应于会话断开请求,带宽保证型网络中所确保的带宽被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多播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经由带宽保证型网络执行多播通信的多播通信系统,该多播通信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指派了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的多播代理响应设备;以及
多播分送服务器,其中
当开始分送时,多播分送服务器向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的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发送会话连接请求,
已接收到会话连接请求的多播代理响应设备向多播分送服务器发送会话连接响应,并且
多播分送服务器通过带宽保证型网络中由会话连接响应所确保的带宽来分送多播数据。
本发明的多播通信方法是一种用于经由带宽保证型网络执行多播通信的多播通信方法,带宽保证型网络包括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已被指派到多播代理响应设备,该多播通信方法特征在于包括:
当开始接收时,多播客户端向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的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发送会话连接请求,
已接收到会话连接请求的多播代理响应设备向多播客户端发送会话连接响应,以及
多播客户端通过带宽保证型网络中由会话连接响应所确保的带宽来接收多播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多播通信方法是一种用于经由带宽保证型网络执行多播通信的多播通信方法,带宽保证型网络包括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已被指派到多播代理响应设备,该多播通信方法特征在于包括:
当开始分送时,多播分送服务器向多播代理响应设备的组地址目的地标识符发送会话连接请求,
已接收到会话连接请求的多播代理响应设备向多播分送服务器发送会话连接响应,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