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3318.8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椎叶一之;桑原清二;小林宽英;北折一郎;福增利广;吉村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16 | 分类号: | F16H61/16;F16H59/48;F16H59/70;F16H61/68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能够通过驾驶员的手动操作切 换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
背景技术
多数情况下是在车辆的内燃机的输出轴和车轴之间设置自动变速 器。ECU(电子控制装置),根据油门操作量和车辆行驶速度等的车辆 运行状态,自动地控制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
并且,有时为了驾驶员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来切换变速比,例如在方 向盘上设置降挡开关和升挡开关。
在发动机旋转转速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驾驶员通过手动操作来降 挡,即增大变速比,则存在发动机旋转速度成为过旋转(转数过高(over revolution))的可能。有可能发生所谓的超速。
专利文献1的控制装置,在发动机旋转速度比预先决定的上限速度 大的情况下禁止改变变速比。即,即使驾驶员想要通过手动操作来降挡, 控制装置也不进行降挡。由此,避免发动机旋转速度的过旋转(过度上 升)。
一般地,从驾驶员通过手动操作要求改变变速比开始,到实际上变 速比的变更完成为止的期间,产生若干的时间差。即使在这样的变速比 切换期间,发动机旋转速度也时刻变化。即,在变速比切换期间,发动 机旋转速度的变化方式不是一定的。因此,为了预测所有状况并预防发 生发动机过旋转,需要将上限速度设定得较小。即,留有一定的余量将 发动机上限速度设定得较小。
然而,以留有一定的余量的方式将发动机上限速度设定得较小,这 意味着允许降挡的车辆运行区域的减少,车辆操作性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89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发动机过旋转的发生的同时确保(扩大)能 够执行基于手动操作的降挡的车辆运行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分别设 定成用于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比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 处于第二控制模式的控制装置自动地改变变速比。自动变速器搭载于车 辆。车辆具有内燃机、车轴以及操作部件。内燃机具有发动机输出轴。自 动变速器具有变速器输出轴。控制装置把握变速器输出轴的旋转速度的指 标值和上限速度。自动变速器设于发动机输出轴和车轴之间。对于处于第 一控制模式的控制装置,在为了增大变速比而操作了操作部件的情况下、 指标值在上限速度以下的情况下许可改变变速比。控制装置具有设定上限 速度的设定部。设定部,在控制装置为第一控制模式并且为了增大变速比 而操作了操作部件的情况下,检测出车辆的车辆加速度,基于车辆加速度 设定上限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装置的车辆的框图。
图2是图1的ECU执行的降挡许可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图1的ECU存储的、表示车辆加速度和上限速度的关系的 变速映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车辆10具 备:发动机11、自动变速器13、驱动轮15、换挡杆装置19、方向盘20 以及ECU(电子控制装置)30。ECU30是自动变速器13的控制装置。
曲轴12是从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11延伸出的发动机输出轴。利用 自动变速器13对曲轴12的旋转进行变速。自动变速器13具有作为输 出轴的变速器输出轴23。变速器输出轴23的旋转,经由车轴14被传递 至驱动轮15。
自动变速器13具备外壳13a。外壳13a容纳转矩变换器16和行星 齿轮装置17。即,曲轴12的旋转,按照转矩变换器16、行星齿轮装置 17以及车轴14的顺序,被传递至驱动轮15。行星齿轮装置17具有多 个行星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