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踏板支撑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03618.6 申请日: 2008-02-18
公开(公告)号: CN101595440A 公开(公告)日: 2009-12-02
发明(设计)人: 山崎泰伸 申请(专利权)人: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5G1/32 分类号: G05G1/32;B60R21/09;B60T7/06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柳春雷;南 霆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辆 踏板 支撑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连接机构的车辆踏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号3125715揭示了一种技术,当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 外力从车辆的前侧作用在车辆的前部上并且前围板向车辆的后侧位移时, 连接至推杆的后端部的摆动连杆与副支架的延伸部发生接触,该延伸部从 仪表板加强件向车辆的前下侧倾斜延伸,并且上述延伸部绕连接主支架与 副支架的安装螺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发生变形,由此使得摆动连杆 沿逆时针方向摆动,由此车辆踏板的经由连接连杆连接至摆动连杆的压踏 表面向车辆的前侧转动地位移。

但是,在根据上述技术的构造中,摆动连杆与延伸部之间的接触部分 位于绕安装螺栓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发生变形的变形部分一侧,由此使得 难以有效地增大摆动连杆的转动位移量。因此,上述技术在这方面留下了 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踏板支撑系统,其使得当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 外力作用在车辆前部上时能够有效地使车辆踏板的压踏表面向车辆前侧的 前方发生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车辆踏板支撑系统包括:车体侧部件,其在所 述车辆的纵向上彼此分离,并在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外力作用在车辆 前部上时相对于彼此发生位移,使得所述车体侧部件之间在所述车辆的所 述纵向上的间距减小;车辆踏板,其在下端部处具有压踏表面,驾驶员的 压踏力施加至所述压踏表面;踏板支架机构,其布置在所述车体侧部件之 间,并以绕枢轴可枢转的方式支撑所述车辆踏板;液压转换装置,其用于 在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踏板支架机构上的情况下,将施加至所述车辆踏板 的所述压踏表面的所述压踏力转换为液压;以及连杆机构,其以可相对旋 转的方式将所述液压转换装置连接至所述车辆踏板的上端侧,并将所述压 踏力传递至所述液压转换装置,其中:所述踏板支架机构的车辆后部侧包 括变形部分以及非变形部分,所述变形部分用作当在所述车体侧部件之间 发生相对位移时、所述踏板支架机构的所述车辆后部侧开始朝向车辆后方 下侧发生弯曲变形所在的点位,所述非变形部分相对于所述变形部分位于 车辆上侧,并当所述车体侧部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与所述连杆机构进行 接触;并且当所述车体侧部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述连杆机构被朝向 所述车辆前部按压,由此使得所述车辆踏板的所述压踏表面朝向所述车辆 前部枢转。

根据上述方面,踏板支架机构被布置于在车辆纵向上彼此分离的车体 侧部件之间,而车辆踏板以绕枢轴可枢转的方式被支撑在踏板支架机构 上。在车辆踏板正常操作过程中,当驾驶员的压踏力作用至该车辆踏板的 压踏表面时,车辆踏板绕枢轴朝向车辆前方摆动。因为车辆踏板的上端侧 与液压转换装置经由连杆机构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所以当驾驶 员踩踏车辆踏板的压踏表面时,此时施加的压踏力经由连杆机构被传递至 液压转换装置,并被转换为液压。

另一方面,当等于或大于第一预定值的外力作用在车辆前部上时,在 上述车体侧部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得它们在车辆纵向上的间距减小。 由于上述相对位移,踏板支架机构的后部侧在变形部分处经历朝向车辆后 下侧的弯曲变形。根据上述弯曲变形,车体侧部件之间在车辆纵向上的相 对位移进一步发展,随着该相对位移,连杆机构以及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撑 在踏板支架机构上的车辆踏板也朝向车辆后侧发生相对位移,并且连杆机 构(例如,连杆机构的一部分)与踏板支架机构的后部侧发生接触。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连杆机构与非变形部分进行接触,非 变形部分相对于位于踏板支架机构的后部侧的变形部分位于车辆上侧。因 此,在预期的时机时,连杆机构在踏板支架机构的后部侧被朝向车辆前侧 按压,而不受在踏板支架机构的后部侧上发生的弯曲变形的影响。因此, 有效地使车辆踏板的压踏表面绕枢轴朝向车辆前侧发生旋转位移。

此外,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踏板支撑系统还可以包括分离机构,其用 作下述点位:当所述车体侧部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在所述踏板支架机 构的所述车辆后部侧在所述变形部分处发生弯曲变形之后,在所述踏板支 架机构的相对于所述变形部分在车辆下侧延伸的部分中,所述踏板支架机 构的所述车辆后部侧与所述踏板支架机构的所述车辆前部侧开始彼此分离 所在的点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