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光垫及抛光垫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3811.X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公男;高冈信夫;加藤充;菊池博文;田中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H01L2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纤维络合体与高分子弹性体,其中,
所述纤维络合体由采用平均剖面积为0.01μm2至30μm2的超细单纤维而构成的纤维束形成,
所述高分子弹性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纤维束的内部以使所述超细单纤维集束起来,
存在于抛光垫厚度方向剖面上的单位面积的纤维束数目为600束/mm2以上,
空隙以外的部分相对于抛光垫的体积比率为55%至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含有剖面积为40μm2以上的纤维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在存在于抛光垫厚度方向剖面上的纤维束中,剖面积为40μm2以上的纤维束所占的比例为2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存在于抛光垫厚度方向剖面上的纤维束的平均剖面积为80μm2/束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在其至少一表面上,超细单纤维以600根/mm2以上而存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纤维络合体中,空隙以外的部分的体积比率为3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存在于所述纤维束的内部的高分子弹性体为非多孔质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具有连通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单纤维是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以上、吸水率为4质量%以下的热塑性树脂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弹性体的吸水率为0.5质量%至8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弹性体在150℃、干的条件下的储能模量为0.1MPa至100MP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抛光垫在50℃、干的条件下的储能模量E′为100MPa至800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在50℃的温水中膨润达到饱和时抛光垫的吸水率为5质量%至45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抛光垫,其特征在于:在50℃的温水中膨润达到饱和时,抛光垫在50℃、湿的条件下的储能模量E′为100MPa至800MPa。
15.一种抛光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制造由将水溶性热塑性树脂与非水溶性热塑性树脂熔体纺丝所得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形成的长纤维网的网制造工序;
将多张所述长纤维网重叠并络合以形成网络合片的网络合工序;
使所述网络合片湿热收缩以便使其以面积收缩率为35%以上进行收缩的湿热收缩处理工序;
在热水中将所述湿热收缩处理工序后的网络合片中的所述水溶性热塑性树脂溶解以便形成由超细单纤维构成的纤维络合体的纤维络合体形成工序;以及
使高分子弹性体的水性液含浸在所述纤维络合体中并使其干燥凝固的高分子弹性体填充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抛光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湿热收缩处理工序与纤维络合体形成工序之间,在所述湿热收缩处理后的网络合片中含浸高分子弹性体的水性液并使其干燥凝固以便使纤维束粘合起来的纤维束粘合工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抛光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热塑性树脂与非水溶性热塑性树脂的质量比率为5/95至50/50。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热塑性树脂是聚乙烯醇系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8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钢筘表面高硬、低摩擦Cr/CrCN梯度涂层工艺
- 下一篇:新型高铝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