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识语音呼叫连续性(VCC)订户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4061.8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艾德里安·巴克利;雷纳·W·普尔纳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6 | 分类号: | H04W4/16;H04W36/14;H04W76/04;H04W88/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玮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 语音 呼叫 连续性 vcc 订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检查器,被配置为确定语音呼叫连续性状 态,并基于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确定是否发起与语音呼叫连续性相关 的活动,
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检查器还被配置为:当移动设备经由 电路交换域对活动的第一呼叫和非活动的第二呼叫执行通信时,确定 是否发起与语音呼叫连续性相关的活动,所述移动设备使用所述语音 呼叫连续性状态,并且与语音呼叫连续性相关的活动包括断开第二呼 叫并针对第一呼叫尝试域转移至分组交换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第二呼叫是保持呼叫 和等待呼叫的呼叫中的一个,并且第一和第二呼叫是语音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确定移动设备的订户是否是语音呼叫连续性订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对移动设备上的存储设备进行检查,以确定移动 设备的订户是否是语音呼叫连续性订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从一组存储设备中选择存储设备,所述一组存储 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存储器和可拆卸存储模块,所述可拆卸存储模块包 括订户标识模块、通用订户标识模块、可拆卸用户标识模块、安全数 字卡和紧致闪存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来自电信网络供应商系统的消息的参数,来 确定移动设备的订户是否是语音呼叫连续性订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在注册过程期间进行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在呼叫建立过程期间进行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检查器还被配置为:基于移动设备呼叫是否已被锚定至语音呼叫连续 性服务器,来确定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其中,所述移动设备还包 括:
通信模块,具有经由电路交换域进行通信的第一模式,并具有经 由分组交换域进行通信的第二模式;以及
语音呼叫连续性模块,被配置为使移动设备具有语音呼叫连续性 功能。
11.一种移动设备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以及
基于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确定是否发起与语音呼叫连续性相关 的活动,其中
经由电路交换域进行第一活动呼叫;
经由电路交换域进行第二非活动呼叫;以及
根据语音呼叫连续性状态,确定是否发起与语音呼叫连续性相关 的活动,所述与语音呼叫连续性相关的活动包括挂断第二呼叫以及对 第一呼叫尝试域转移至分组交换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语音呼叫连续性状 态还被限定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使用移动设备的订户是否是语 音呼叫连续性订户、以及确定移动设备呼叫是否已被锚定至语音呼叫 连续性服务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使用移动设备的订户不是语音呼叫连续性订户,则保持第二 非活动呼叫而不尝试域转移至分组交换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移动设备还没有被锚定至语音呼叫连续性服务器,则保持第 二非活动呼叫而不尝试域转移至分组交换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语音呼叫连续性状 态还被限定为:在呼叫建立期间确定移动设备的订户是否是语音呼叫 连续性订户,以及移动设备进行的呼叫是否已被锚定在语音呼叫连续 性服务器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0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下一篇:在下一代网络中提供SIP交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