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置台构造、以及用其的处理装置和该装置的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4230.8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川村刚平;小林保男;野沢俊久;石桥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1/205 | 分类号: | H01L21/205;H01L21/683;C23C16/458;C23C16/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伟;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置台 构造 以及 处理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半导体晶片等作用例如通过微波或高频产生的等离 子体而实施处理时所使用的处理装置、其所使用的载置台构造以及该装 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半导体制品的高密度化以及高微细化,在半导体制 品的制造工序中,存在为了薄膜的沉积、蚀刻、退火等处理而使用等离 子体处理装置的情况。特别是,具有使用如下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倾向, 即,为了即使在0.1mTorr(13.3mPa)~数100mTorr(数10Pa)的比 较低的压力下(高真空下)也能稳定使等离子体产生,而利用微波或高 频,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这样的等离子体处理装 置公开在专利文献1~5中。
在此,参照图1说明例如利用了微波的通常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图1是表示利用了微波的现有通常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载置台构造的现有的其他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在图1中,该等离子体处理装置2在可进行抽真空的处理容器4内 设置有载置半导体晶片W的载置台构造6。该载置台构造6主要由从该 处理容器4的底部立起的支柱8和该支柱8的上端所支撑的载置台主体 10构成,在该载置台主体10的上表面载置晶片W。在该载置台主体10 内埋入有作为加热部的电阻加热器12,并在上表面附近设置有利用静电 力保持晶片W的静电吸盘14。
另外在载置晶片W的面的周边部安装有剖面形状呈近似L字状的 的圆环状的导向环15。该导向环15的内径设定成比晶片W的外径稍大, 由此,能够防止晶片W侧滑而偏离适当的位置。以与该载置台构造6 对置的方式,相对处理容器4气密地设置有顶板16。顶板16由透射微 波的圆板状的氮化铝或石英等制作。另外,在处理容器4的侧壁上设置 有向容器内导入规定的气体的作为气体导入部的气体喷嘴18。
在顶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厚度数mm左右的圆板状的平面天线构 件18和例如由电介质构成的慢波构件20。慢波构件20发挥缩短该平面 天线构件18的半径方向上的微波的波长的功能。平面天线构件18上形 成有例如作为贯通孔的上面形状细长的多个狭缝22。在平面天线构件 18的中心部连接着同轴波导管24的中心导体26。通过这样的结构,将 由微波发生器28产生的、例如2.45GHz的微波通过模式转换器30转换 成规定的振动模式,导向平面天线构件18。被导向平面天线构件18的 微波向平面天线构件18的半径方向呈放射状传播并且从平面天线构件 18的狭缝22被放射出去,通过顶板16,向下方的处理容器4内被导入。 通过该微波在处理容器4的处理空间S产生等离子体,对半导体晶片W 进行蚀刻或薄膜的沉积等规定的等离子体处理。
另外,还公知有如下载置台构造,在其中,代替上述导向环15,如 图2所示,在载置台10的载置了晶片W面的中央,设置具有比晶片W 的直径稍大的圆形的收容凹部32,通过该收容凹部32的壁面34定位晶 片W。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3-191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5-343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平9-181052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2003-332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特开2005-1425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最近,晶片W的上表面的平面部分自不用说,不仅晶片W 的圆的边缘部(也将该部分称为“斜面部”),到晶片的背面侧也要处理 的要求日益高涨。例如,如图3(A)所示,在利用现有的一般的等离 子体处理装置进行沉积处理时,薄膜36只沉积到晶片W的圆的边缘部 38的中途程度。与此相对,如图3(B)所示,期望薄膜36不仅堆积到 晶片W的圆的边缘部38,还到达晶片W的背面周缘部。其理由是因为 薄膜36的基底层例如针对水分脆弱的情况下,薄膜36用作保护膜(钝 化膜),但此时,为了可靠地防止水分侵入到下层,薄膜36如图3(B) 所示需要从圆的边缘部38沉积到晶片W的背面周缘部。
但是,上述现有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超过该边缘部38原料气 体等处理气体迂回到晶片W的背面周缘部的情况几乎没有,由此沉积 薄膜直到晶片W的背面周缘部非常困难。另外,因上述理由,还存在 对该晶片W的背面周缘部蚀刻或退火等要求,但应对这样的要求很困 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未经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头可换且可自动回缩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
- 下一篇:防辐射化合物及相关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