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发声器的振动膜和具有该振动膜的电子发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4862.4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允圭;舶贤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礼一电子 |
主分类号: | H04R7/02 | 分类号: | H04R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发声器 振动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声换能器的振动膜和具有该振动膜的电声换能 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电声换能器是声学输出装置,例如扬声器、接收器、蜂鸣器 和振动器,其将从信号源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机械信号,以输出声音或 者产生振动力。耳机和扬声器系统是使用这类声学输出装置的装置的代 表性实例。
在传统的电声换能器中,磁体和顶板以位置次序放置在磁轭上,并 且附连或焊接到磁轭上。紧固于振动膜一个表面的线圈布置在磁体和顶 板限定的间隙中。因此,包括磁轭、磁体和顶板和/或线圈的磁路和振动 膜响应于根据施加到线圈的交流电流信号的方向在所述间隙中产生的磁 通量而振动,由此产生振动力和/或声音。
在图1中示出了电声换能器的实例,该电声换能器使用振动膜的振 动输出声音,并且使用磁路的振动输出振动力。如图1中所示,传统的 电声换能器1包括振动膜D和磁路M,振动膜D由薄膜制成并且线圈V紧 固于振动膜D的一个表面,磁路M包括磁轭y、磁体m和顶板p,并且响 应于施加到线圈V的交流电流信号来产生磁通量。传统的电声换能器1 还包括板簧S和铆紧销R,板簧S在外壳C内弹性支撑磁路M,铆紧销R 将板簧S紧固于外壳C。
然而,在根据传统技术的电声换能器的振动膜D中,必须使用粘合 剂将线圈粘附于薄的合成树脂振动膜。这里,在电声换能器相对小的情 况下,因为线圈和振动膜小,并且具体来讲,振动膜可能容易变形,所 以难以操纵它们并将线圈粘附于振动膜。另外,将线圈布置在振动膜的 正确部分(中心)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在电声换能器是可以使用振动膜的振动输出声音并且使用磁 路的振动输出振动力的双重电声换能器的情况下,即使当在施加到线圈 的交流电流信号的频率范围内只有磁路振动时,薄的振动膜也可能不期 望地振动,这是因为振动膜比磁路轻。因此,问题在于,磁路经受了振 动损失,而该振动损失的量等于振动膜振动的量。
另外,在传统的电声换能器中,当由于无意或故意而使外力施加到 电声换能器的时候,例如在用于测试换能器耐用性的下落冲击测试中, 在外壳内支撑磁路的板簧可能经受不住根据惯性定律运动的磁路的负 载,使得板簧的弹性致动可能超过弹性限制,所述弹性限制是磁路响应 于线圈正常振动以输出声音或振动力的最大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板簧 可能变形,磁路可能受损,或者外壳内的其它元件可能变形或受损。
另外,在传统的电声换能器中,因为磁轭、磁体和顶板相互叠加放 置并且通过使用粘合剂或通过焊接彼此结合,所以缺点在于,工人不方 便进行结合工艺,并且涂覆有粘合剂的部分周围的区域不整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考虑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声换能器的振动膜和具有该振动膜的电声换能器, 其中,可以精确并容易地将线圈没有差错地布置在振动膜中心部,防止 了由于振动膜振动产生的磁路的振动损失,并且防止了外壳中的板簧、 磁路或其它元件变形或受损,并且所述振动膜和电声换能器的构造使得: 构成磁路的磁轭、磁体和顶板彼此结合而没有使用粘合剂或焊接,从而 防止了磁路由于诸如粘合剂的外来物质而变得不整洁。
技术方案
为了完成以上目的,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声换能 器的振动膜,该振动膜在中心部紧固于线圈的一个表面,并且其外边缘 由外壳的开口端支撑,使得振动膜响应于根据施加到线圈的交流电流信 号由磁轭、磁体和顶板限定的间隙中形成的磁通量而振动,该振动膜包 括: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紧固于振动膜的一个表面,以防止所述振动 膜对外力过分敏感地反应;以及第一环形支撑突起,该第一环形支撑突 起设置在支撑构件的第一表面的中心部,用于将线圈保持在正确位置。
支撑构件可以是由金属制成的薄板簧。可供选择地,支撑构件可以 是包括分别形成该板簧中心部和外部的边缘的板簧,中心缘和外缘通过 弹性肋一体地彼此结合。作为进一步可供选择地,支撑构件可以是包括 分别形成该板簧中心部和外部的边缘板簧,中心缘和外缘通过弹性肋一 体地彼此结合,其中,第一环形支撑突起向所述支撑构件的一侧大致垂 直地从中心缘的周向内边缘突出。另外,在支撑构件的第二表面的周向 外边缘上可以设置第二环形支撑突起,用于将振动膜保持在正确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礼一电子,未经株式会社礼一电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4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