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泵以及用于管泵的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5373.0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诚二;关谷康;藤井纯也;上户章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MS |
主分类号: | F04C5/00 | 分类号: | F04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育昌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用于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泵和用于该管泵的转子,具体而言,涉及滚柱型管泵和用于该滚柱型管泵的转子。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愿平JP6-218042中,公开了一种可在市场上买到的管泵。
图4至图6表示另一种传统的管泵,其中,附图标记1表示机架(外部),用于将弹性管(未图示)安装在机架的内周表面;2表示保持滚柱压于弹性管的转子元件;3表示驱动转子元件2的电机;4表示三臂型摆动部,其中,各基部在沿圆周彼此等距间隔120°的位置上通过轴5被转子元件2可转动地支撑,并且各自由端沿135°的不同方向-例如从转子元件2的径向-延伸;6表示滚柱,分别转动安装在各摆动部4的自由端上;7表示缓冲部件,分别插入到转子元件2与相应的摆动部4的大致中间部之间。
如图7所示,各缓冲部件7包括:杆11,该杆具有固定在其一端的轴环8,以便与从转子元件2凸出的啮合销9啮合,并具有形成在其另一端的长孔10;连接销12,其从相应的摆动部4凸出,并插入相应的长孔10;以及弹簧13,其一端对接固定于杆11的轴环8,另一端对接相应的摆动部4的大致中间部。
在传统的管泵中,弹性管被位于摆动部4自由端的滚柱6挤压,并且当转子元件2沿图6所示的正向14(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在转子元件2的径向上被缓冲部件7向外推进,因此,弹性管被挤压,并且液体被吸入管内并从中排出。
这种情况下,在正向14的横向,对滚柱6施加针对管泵具有震动 作用的载荷15,但是,这种载荷15由于缓冲部件7的弹簧的弹性作用而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图6所示的管泵中,即使转子元件2沿反向16(顺时针方向)转动,液体也能被吸入弹性管内并从该管排出,在被缓冲部件7减弱的方向15的横向上,当转子元件2沿反向16转动时,具有震动的载荷17施加到滚柱6上,因此,具有震动的载荷17不会被缓冲部件7减弱。因此,如果管泵的转子元件2要在反向上转动很长时间,必须提高机架或管泵电机的强度。
此外,假如其转子元件沿正向转动的管泵变为其转子元件沿反向转动的管泵,则必须改变管泵的零件或组合方式,因此,成本会增加,管泵也很容易发生故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消除所述缺陷。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管泵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元件、各基部被转子元件可转动地支撑的多个第一摆动部、各基部被相应的第一摆动部可转动地支撑的多个臂型第二摆动部、分别被相应的第二摆动部的自由端可转动地支撑的多个滚柱、以及与相应的第二摆动部的侧表面对接以便在转子元件的径向上向外推进相应滚柱的多个缓冲部件,其中,当转子元件沿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弹性管被轴环挤压,由此在弹性管内传输液体。
本发明的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元件、具有围绕转子元件外周表面至少一部分的弧形内周表面的机架、沿机架的弧形内周表面设置的弹性管、各基部被转子元件可转动地支撑的多个第一摆动部、各基部被各自的第一摆动部可转动地支撑的多个臂型第二摆动部、分别被各自的第二摆动部的自由端可转动地支撑的多个滚柱、以及与相 应的第二摆动部的侧表面对接以便在转子元件的径向上向外推进相应滚柱的多个缓冲部件,其中,当转子元件沿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弹性管被轴环挤压,由此在弹性管内传输液体。
缓冲部件包括:可延伸和可压缩的弹性部件,其一端对接转子元件,另一端对接第二摆动部的侧表面;以及可延伸和可压缩的弹性部件,其一端对接第一摆动部,另一端对接第二摆动部的侧表面,其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延伸和压缩减弱了施加于转子元件的载荷和震动。
缓冲部件包括可延伸和可压缩的弹性部件,其一端固定于转子元件,另一端对接第二摆动部,其中,通过弹性部件的延伸和压缩减弱了施加于转子元件的载荷和震动。
技术效果
用于本发明管泵的转子可用于需要转子不仅沿正向转动还沿反向转动的管泵,由此减小了震动和载荷,并使管泵运转很长的时间。
此外,假如本发明的转子用于多个管泵的每一个,均沿不同的方向转动,则可以使用相同的零件和装配,由此可减少成本,并防止管泵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泵除了转子部分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管泵的解释图。
图3是本发明的管泵的另一实施例。
图4是传统管泵的前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管泵的平面图。
图6是图4所示管泵的操作解释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MS,未经株式会社JM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