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有机)粘土复合物、使用该复合物的组合物和使用它们的片状物以及聚合物-(有机)粘土复合物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5499.8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彻;近藤知宏;三井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5/44 | 分类号: | C08G65/44;C08G63/78;C08G64/02;C08G73/10;C08L69/00;C08L7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有机 粘土 复合物 使用 组合 它们 片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性、耐光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耐冲击性等耐久性得 到改良的聚合物-(有机)粘土复合物、使用该复合物的组合物和使用它们 的片状物以及能够制造出这样的聚合物-(有机)粘土复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尤其涉及聚合物-(有机)粘土复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聚合工 序中将特定量的(有机)粘土添加在特定的聚合单体中,使它们复合化。
背景技术
为了改良热塑性树脂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将粘土(层状硅酸盐矿 物)、有机粘土(有机化后的层状硅酸盐矿物)添加到热塑性树脂中来进行 复合化是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作为热塑性树脂与有机粘土在聚 合时的复合化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由接触工序、混合 工序和聚合工序构成的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在接触工序中,在 分散介质的存在下使阳离子交换容量为50~200毫当量/100g的层状粘土 矿物与溶胀化剂接触,形成复合物;在混合工序中,将含有上述分散介 质的状态的复合物与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混合;在聚合工序中,使所得 到的混合物中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聚合。但是,专利文献1中仅具体 记载了与高极性分散介质、由高极性单体生成的高极性聚合物相关的内 容。即,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涉及低极性热塑性树脂与(有机)粘土的热 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具体记述。另一方面,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 与有机粘土的复合化应用于低极性聚合物的例子。但是,专利文献2中 仅具体记述了与乙烯基系单体相关的内容。即,专利文献2中没有与加 工时暴露于高温的热塑性树脂相关的具体记述。而且,在专利文献2所 记载的技术中,需要乙烯基系单体和具有乙烯基的特殊鎓离子,因此不 能想到将该技术应用于使非乙烯基系单体聚合而得到的热塑性树脂。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和4中也记载了通过在有机粘土的存在下使 单体聚合来将两者复合化的技术。但是,专利文献3和4中未具体记载 该技术对加工时暴露于高温的热塑性树脂的应用。除此以外,专利文献3 和4所记载的技术均需要特殊处理以使有机粘土分散在单体中。具体地 说,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需要使用经特殊的有机化剂(该有机化剂在 分子链的侧链具有与粘土结合的官能团)处理过的有机粘土,而专利文献 4所记载的技术需要在加热加压下形成高温高压流体或超临界流体。因 此,专利文献3和4所记载的技术并不具有简便性和通用性,生产率和 经济性较差。
另外,专利文献5和6中记载了使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50℃以上 的热塑性树脂与有机粘土在熔融混炼时进行复合化的内容,具体地记载 了在挤出时使聚苯醚和有机粘土熔融混炼的方法(所谓的熔融插层法)。而 且,目前关于将有机粘土和聚苯醚复合化的技术,这种熔融插层法正处 于不断发展之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4-9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2157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363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07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324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26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利用上述熔融插层法进行的复合化很难得到阻燃性、耐光性、 耐化学药品性和耐冲击性等耐久性被充分改良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高性能聚苯 醚-有机粘土复合物和使用该复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它们的片状物,该 高性能聚苯醚-有机粘土复合物的阻燃性、诸如耐光性、耐化学药品性和 耐冲击性等耐久性、片材挤出性等得到显著改良。并且,本发明的目的 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制造所述高性能聚苯醚-有机粘土复合物的、 生产率和经济性优异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采用在聚苯醚的聚合时添 加到有机粘土中以使它们复合化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5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南极磷虾拖网水平扩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翻蔟上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