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光源、使用激光光源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6102.7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2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楠龟弘一;古屋博之;水岛哲郎;山本和久;门胁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37 | 分类号: | G02F1/37;G02F1/37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使用 图像 显示装置 以及 加工 装置 | ||
1.一种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励光光源;
波长转换元件,采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让来自所述激励光光源的激励光经过的多条光路,通过将经过所述多条光路的激励光转换为波长转换光,生成具有第一温度特性且向装置外部射出的输出光和具有与所述第一温度特性不同的第二温度特性的参照光;
参照光测量部,测量所述参照光;以及
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参照光测量部测量到的参照光,控制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光,具有在第一元件温度下达到最大值的第一温度特性,
所述参照光,具有在与所述第一元件温度不同的第二元件温度下达到最大值的第二温度特性,
所述参照光的强度,在所述输出光的强度达到最大值的元件温度下,为所述参照光的最大值的15%以上8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预先存储所述输出光的强度达到最大值的元件温度下的所述参照光的强度,调整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以使由所述参照光测量部测量到的参照光的强度达到所存储的参照光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参照光测量部测量到的参照光计算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标准化波长转换效率,并预先存储所述输出光的强度达到最大值的元件温度下的标准化波长转换效率,调整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以使根据由所述参照光测量部测量到的参照光计算出的标准化波长转换效率达到所存储的标准化波长转换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照光测量部包括,测量具有在低于所述第一元件温度的低温下达到最大值的向低温一侧移动的温度特性的第一参照光的第一参照光测量部,和测量具有在高于所述第一元件温度的高温下达到最大值的向高温一侧移动的温度特性的第二参照光的第二参照光测量部;
所述控制部,计算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参照光测量部测量到的第一及第二参照光的输出比,并预先存储所述输出光的强度达到最大值的元件温度下的第一及第二参照光的输出比,调整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以使根据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参照光测量部测量到的第一及第二参照光计算出的输出比达到所存储的输出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所述输出光的一部分的输出光测量部,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输出测量部测量到的输出光,控制所述激励光光源,以使输出到装置外部的所述输出光的强度为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激励光的激励光测量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为体型波长转换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为板波导路型波长转换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为准相位匹配波长转换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生成所述参照光的激励光光路中的极化反转周期,与生成所述输出光的激励光光路中的极化反转周期不同。
12.一种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励光光源;
波长转换元件,采用非线性光学晶体,将来自所述激励光光源的激励光转换为波长不同的波长转换光;
输出光测量部,将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射出的波长转换光的一部分作为输出光加以测量;以及
控制部,同时进行基于由所述输出测量部测量到的输出光控制所述激励光光源以使所述波长转换光的强度为恒定的输出恒定控制,和调整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以使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温度接近相位匹配温度的温度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同时进行所述输出恒定控制,和加热或冷却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以使入射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的激励光的强度达到最小的温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61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