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聚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6177.5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船津义嗣;胜田大士;前田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6/62 | 分类号: | D01F6/62;D01F6/9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菡;孙秀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聚酯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差示量热测定中由50℃ 在20℃/分钟的升温条件下测定时观测到的吸热峰温度(Tm1)+10℃ 以上的温度下进行0.01~5.0秒热处理得到的纤维,在差示量热测定 中,由50℃在20℃/分钟的升温条件下测定时观测到的吸热峰(Tm1) 的半峰宽为15℃以上,强度为12.0cN/dtex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换 算重均分子量为25万~150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在差示 量热测定中,由50℃在20℃/分钟的升温条件下测定时实质上观察不 到放热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吸热峰 (Tm1)的熔化热量(ΔHm1)为6.0J/g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液晶聚 酯含有下述结构单元(I)、(II)、(III)、(IV)、(V),
[化1]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弹性模 量为500cN/dtex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单纤维 纤度为18.0dtex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观测 Tm1后,在Tm1+20℃的温度下保持5分钟后,在20℃/分钟的降温条 件下暂时冷却至50℃时的放热峰(Tc)的结晶化热量(ΔHc),相对于冷 却至50℃后、再次在20℃/分钟的升温条件下测定时观测到的吸热峰 (Tm2)的熔化热量(ΔHm2),为1.0倍以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结构单元(I) 相对于结构单元(I)、(II)和(III)的总计为40~85摩尔%,结构单元(II) 相对于结构单元(II)和(III)的总计为60~90摩尔%,结构单元(IV)相对 于结构单元(IV)和(V)的总计为40~95摩尔%。
10.液晶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液晶聚酯纤维在 下述温度下进行0.01~5.0秒热处理,所述温度为在差示量热测定中 由50℃在20℃/分钟的升温条件下测定时观测到的吸热峰温度(Tm1) +40℃以上的温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液晶聚酯含有下述结构单元(I)、(II)、(III)、(IV)、(V),
[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61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