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借助多层生长导向器的直径导向式SiC升华生长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6182.6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伊利娅·茨维巴克;阿维纳什·K·古普塔;爱德华·西门纳斯;托马斯·E·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II-VI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36 | 分类号: | C30B29/36;C30B35/00;C30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借助 多层 生长 导向 直径 sic 升华 | ||
1.一种SiC晶棒生长方法,包括:
(a)在生长用坩埚内设置生长导向器,所述坩埚的底部装有SiC 源材料,而所述坩埚的顶部装有SiC籽晶,所述生长导向器具有内层 和外层,所述内层限定了所述生长导向器中的开孔的至少一部分,并 且所述外层在所述坩埚内支承着所述内层,所述开孔朝向所述源材 料,而所述籽晶放置于所述开孔的与所述源材料相对的一端,其中所 述内层由第一材料形成,并且所述外层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 材料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材料的导热率高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导热率; 以及
(b)使所述源材料通过所述生长导向器中的所述开孔、升华生 长在所述生长用坩埚内的所述籽晶上,从而在所述籽晶上形成SiC晶 棒。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开孔呈圆锥形,其具有直径较小的一端和直径较大的一端; 并且
所述籽晶被放置在所述圆锥形开孔的所述直径较小的一端。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生长6H多型体SiC晶棒时, 所述生长导向器的所述开孔的中心轴与至少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之间 的夹角为43.3°、48.6°或54.7°,而在生长4H多型体SiC晶棒时, 该夹角为43.3°或51.5°。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2000℃下,
所述内层的导热率高于50W/(m·K);并且
所述外层的导热率低于20W/(m·K)。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内层由粘结剂含量低于20重量%的等静压成型石墨、或由 不含粘结剂的中间相石墨制成;并且
所述外层由多孔碳制成。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PVT法生长所述SiC晶棒的 过程中,所述外层起到硅吸收剂的作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在2mm至6 mm之间。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长用坩埚的顶部与所述 内层的至少一部分之间间隔有2mm至5mm的缝隙。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隙由导热率低于20 W/(m·K)的材料填充。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缝隙由用于形成所述外层 的所述材料填充。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2000℃下,
所述内层的导热率高于80W/(m·K);并且
所述外层的导热率低于10W/(m·K)。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中的 沟或凹槽内。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孔由所述内层的表面 和所述外层的表面组合限定。
14.一种SiC晶棒生长装置,包括:
石墨材质的生长用坩埚;
SiC源材料,其设置于所述生长用坩埚内的底部;
SiC籽晶,其设置于所述生长用坩埚内的顶部;
生长导向器,其设置于所述生长用坩埚内的顶部,所述生长导向 器具有由所述籽晶向所述源材料延伸的开孔,所述开孔的至少一部分 由所述生长导向器的第一层的表面限定,所述第一层在所述生长用坩 埚内由所述生长导向器的第二层支承,所述生长导向器的所述第一层 由第一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层由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形 成,并且所述第一材料的导热率高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导热率;以及
用于在所述生长用坩埚内形成温度梯度的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梯 度足以使所述SiC源材料蒸发并被输送至所述籽晶,所述蒸发后的源 材料在所述籽晶上凝结并形成SiC晶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I-VI有限公司,未经II-V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61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动力机
- 下一篇:基于两重直流母线控制的通信基站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