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6218.0 | 申请日: | 200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西蒙·格兰特·罗森伯格;乔治·阿兰·林普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感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并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感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各种类型的电连接器。大多数电连接器通过直接的金属到金属 触点的方式传输电流。这些连接器典型地包括插头部件和插座部件,该插头部 件具有与形成在插座部件内的插孔摩擦地接合的引脚。该引脚和插孔产生了电 接触并同时保持连接器的两个部件在一起。
另一种类型的电连接器为电感连接器。电感连接器典型地包括初级部件和 次级部件,每个部件均包括具有围绕其缠绕的线圈的半芯。在使用中,两个部 件被集合到一起,从而使上述半芯被彼此相邻地定位。电流被传过在初级半芯 上的绕组,其在次级半芯上的绕组中感生电流。各种将初级和次级部件连接到 一起的方式是已知的,如专利WO 2004/097866中所述,例如接收在插孔、夹 子中的多个凸起,或者用于扣接进入凹穴其他弹性装置和锁入凹穴中的插销 (bayonet)构造。
GB392052公开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用于将电感连接的初级部件和次级部 件耦合的连接器。所述部件分别形成在各自具有圆周形唇部的壳体中。当所述 部件被集合到一起时,所述部件中的一个的唇部装入另外一部件的唇部中,这 样所述唇部摩擦地接合,并从而保持两个部件在一起。
这些已知的连接器存在缺陷,当连接器的两个部件被推到一起时,颗粒物 质和污渍会驻留在电连接或者初级和次级半芯之间。这会导致电连接或者半芯 的损坏,这种损坏会降低连接的效率或者甚至导致安全危机。
此外,由于每个引脚或夹子必须分别正确地与插孔或凹穴对齐,将连接器 的一个部件的引脚或者弹性夹子定位到连接器的另一个部件的插孔或凹穴中 是比较麻烦并且花费时间的。此外,由于引脚非常紧密的安装在凹穴中以保证 所述部件不会突然被拆开,有些时候会发现组装或者拆卸具有引脚和凹穴的部 件具有物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减轻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两件式电感连接器包括:具有初级半芯的初级部件和具有次 级半芯的次级部件,所述初级部件包括与在所述次级部件上的第二锁定装置相 接合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初级或次级部件中的一个进一步包括引脚,该引脚 可接收在形成于所述初级或次级部件中的另一个上的凹穴中,所述连接器具有 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在打开位置所述初级和次级半芯不对齐,并且所述第一 和第二锁定装置不接合,在锁定位置所述初级和次级半芯对齐,并且所述第一 和第二锁定装置接合,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初级和次级部件围绕所述引脚的相 对旋转,在所述打开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具有提供引脚和凹穴形式的定位装置,以及分开的锁定装置的优 点。所述定位装置使连接器的两个部件可以简单、快速、容易地被集合到一起 以相互旋转,从而利于锁定装置的接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脚和凹穴起到定位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构造他们的形 状和尺寸,使其相互摩擦地接合,从而有助于保持连接器的两个部件在一起。
所述初级和次级部件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在所述初级部件和次级部件之 间传送数据的数据载体。这点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可以使用同样的连接器用于 传输数据和电力,并降低电缆的需求数量或者提高在某一情况下可用的数据传 输的能力。所述数据载体可以被合并在所述引脚和所述凹穴之中,从而在所述 引脚被定位在所述凹穴之中时使所述数据载体对齐。以这种方式结合数据载体 和引脚/凹穴允许连接器的简单构造。
此外,可选的是,初级或次级部件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远离所述引脚和 所述凹穴被隔开的数据载体,从而在所述锁定装置接合时所述数据载体对齐。 通过这种方式,多于一个的数据连接是可用的,这将允许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所述数据载体可以选自纤维光缆、红外、激光、无线电频率、声波、压电 式、电容性或磁阻载体。
此外,可选择的是,所述引脚和/或凹穴可以包括用于提供通过连接器的 连续地线的接地线。通过连接器的引脚和凹穴提供接地导通是简单方便的。然 而可选的是,接地线可以设置在初级和次级部件上,远离所述引脚和所述凹穴 被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感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电子感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6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