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化控制方法和装置、其程序及记录有程序的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7118.X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淳;谷田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小龙;李家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控制 方法 装置 程序 记录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视频图像编码的编码比特率的量化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用于实现该量化控制方法的量化控制程序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本发明基于2007年3月1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7-064274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视频图像编码方式中,根据被输入的视频图像的性质,产生码量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一种控制产生码量,将编码比特率保持为固定的编码比特率控制技术。
产生码量与量化步长(quantizationstepsize)具有密切的关系,产生码量通过使量化步长变动而被控制。
在MPEG-2测试模式5(以下,简称为TM5)中,利用量化步长与产生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码量控制(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以下,对在MPEG-2TM5的码量控制进行说明。
在MPEG-2TM5中,利用被称为GOP(GroupofPictures:图像组)的、由I、P和B图像等不同的图像类型构成的图像群(I/P/B)的单位进行码量控制。
图6表示MPEG-2TM5中的码量控制的流程图。
在利用MPEG-2TM5的码量控制中,如该流程图所示,首先,最开始在步骤S401按图像类型的每一个,根据
Xx=Sx·<Qx>
这样的数学式求取复杂度指标Xx(x=i、p、b(分别与I、P、B图像对应))。
此处,x表示图像类别,Sx表示最近被编码的同一图像类型的产生码量,<Qx>表示该编码中的量化步长的平均值。
通常,产生码量Sx与量化步长Qx成反比例。因此,通过计算该复杂度指标Xx,能够得知产生码量与量化步长的关系。
接着,在步骤S402,根据下式,按图像类型的每一个设定目标码量Tx(x=i、p、b)
[数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7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