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和变速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7692.5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武夫;森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F02D29/00;F16H59/18;F16H5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陈立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变速 控制 装置 速比 方法 | ||
1.一种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该作业用车辆将内 燃发动机(30)的输出用于作业用动力和行驶用动力,并且具备: 油门踏板(1),其根据踏入操作使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上升; 以及变速器(40),其改变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来提供行驶用动 力,该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目标车速计算单元,其计算与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 相对应的第一目标车速;
第二目标车速计算单元,其计算与油门踏板(1)的踏入量相 对应的第二目标车速;
第一变速比变更单元,其在第一目标车速低于第二目标车 速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目标车速来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 以及
第二变速比变更单元,其在第一目标车速不低于第二目标 车速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目标车速来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目标车速计算单元、第二目标车速计算单元、第一变 速比变更单元、第二变速比变更单元是由被编成为如下的可编 程的控制器(70)构成;
计算与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相对应的第一目标车速;
计算与油门踏板(1)的踏入量相对应的第二目标车速;
在第一目标车速低于第二目标车速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目 标车速来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以及
在第一目标车速不低于第二目标车速的情况下,根据第二 目标车速来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传感器(33),其检测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以及
传感器(32),其检测油门踏板(1)的踏入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变速器(40)由将容量可变型的液压泵和容量可变型的液压 马达组合而成的液压传动装置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作业用车辆具备微动踏板(27),该微动踏板(27)通过超过一 定量的踏入操作来对作业用车辆的行驶进行制动,
控制器(70)还被编程为如下:
将第一目标车速与第二目标车速中较小的一方设定为车速 指令基本值(Vo);
通过根据微动踏板(27)的踏入量(i)对车速指令基本值(Vo) 进行减少校正来计算最终车速指令值(V);
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以实现最终车速指令值(V)。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控制器(70)还被编程为如下:当微动踏板(27)的踏入量(i) 超过规定量时,将最终车速指令值(V)设定为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控制器(70)还被编程为如下:在最终车速指令值(V)为零的 情况下,通过使液压泵的容量设为零来将变速比维持为无穷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 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内燃发动机(30)具备机械节气门,该机械节气门通过机械 连杆(5)与油门踏板(1)连结,根据油门踏板(1)的踏入量来改变 节气门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用车辆的变速 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业用车辆还具备油门杆(28),该油门杆(28)根据操作使内 燃发动机(30)的转速上升。
10.一种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方法,该作业用车辆将 内燃发动机(30)的输出用于作业用动力和行驶用动力,并且具 备:油门踏板(1),其根据操作使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上升; 以及变速器(40),其改变内燃发动机(30)的转速来提供行驶用动 力,
该作业用车辆的变速比控制方法计算与内燃发动机(30)的 转速相对应的第一目标车速;
计算与油门踏板(1)的踏入量相对应的第二目标车速;
在第一目标车速低于第二目标车速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目 标车速来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以及
在第一目标车速不低于第二目标车速的情况下,根据第二 目标车速来改变变速器(40)的变速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76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式室内气体甲醛浓度测量仪
- 下一篇:糖水杨梅罐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