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畸齿矫正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09027.X 申请日: 2008-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1636122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安德鲁·麦坎斯;若埃·卡普拉尼 申请(专利权)人: 奥斯-普罗-泰克尼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C7/08 分类号: A61C7/08;A61C7/36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顾晋伟;彭鲲鹏
地址: 英国萨*** 国省代码: 英国;GB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矫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畸齿矫正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可以用于矫正错位 咬合(malocclusion)(即牙齿排列不齐)的畸齿矫正治疗方法和矫正器。

背景技术

错位咬合是指牙齿未对准和/或两个牙弓的牙齿间的不当关系,引起上 下牙齿间的不当接触;也就是缺少正常的咬合。在某些情况下,面部骨骼 不协调,特别是上颌骨和下颌骨之间关系不当,是导致错位咬合的起作用 因素或者甚至是根本原因。

由于功能性原因以及审美原因,期望对错位咬合进行矫正。咀嚼力的 不均匀分布例如可导致牙齿过度磨损和松动,并且牙拥挤可能意味着更难 进行清洁,其导致牙菌斑增加以及更易产生龋齿。

常规地,通过使用通常称为“牙套”的畸齿矫正器来矫正错位咬合, 其包括一系列粘合至牙齿并通过张紧的金属丝相连接的金属或陶瓷附着 物,所述金属丝对所述附着物施加力并因此对牙齿施加力,而提供所期望 的移动。然而,这些常规的矫正器并非没有问题。,用于将矫正器附着到 牙齿上的操作并不是直截了当的,并且可能导致不舒服,所安装的矫正器 就是如此。这些矫正器通常外观上不雅观并导致其自身在维持口腔卫生方 面的问题,这是因为所述附着物在咀嚼时使食物陷入其中。

牙齿定位器是近年来大受欢迎的一种作为常规金属牙套的替代方案。

该构思由Harold Kesling博士首次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用作在使 用更常规的畸齿矫正器后对牙齿进行最终定位的器具(参见Kesling的 “The Philosophy of the Tooth Positioning Appliance”,Am.J.Orthod.Oral. Surg.(1945)31(6):297-304)。Kesling提出了一种由弹性可变形橡胶制成的 定位器,其具有对置的模制为分别符合上牙弓和下牙弓的咬合面和切牙面 的U形通道,其对牙齿施加力以影响它们的位置以及保持上牙弓和下牙弓 之间的期望关系。Kesling的定位器还记载于其美国专利2,531,222中,并 且牙齿定位器的另一早期实例见于GB 1550777(Suyehiro)中。

然而,只是在最近才提出将定位器用作常规金属牙套的实际替代方案。 牙齿定位器的最新实例包括Ortho-Pro-Teknica有限公司提供的商标名为 ClearStepTM的牙齿定位器和Align Technology公司提供的商标名为 InvisalignTM的牙齿定位器。

这些定位器是模制成型的通常为U形形状的聚合物支架或壳体,其与 上牙弓或下牙弓的牙齿相配合。它们是无色透明的,因此相比于常规牙套 在美观方面改善了许多。通过使用定位器系列来实现牙齿的重新排列,每 个定位器通常佩戴几周的时间,从而渐次使牙齿重新定位。患者自己可以 摘除定位器以允许清洁他们的牙齿,从而避免与金属牙套固定有关的口腔 卫生问题。

更严重的错位咬合(其中骨骼不协调为显著的起作用因素)通常不可 能仅通过牙齿的重新定位来矫正。而是,还必须采用其它种类的功能器具 以使下颌骨与上颌骨重新对齐。

已知的矫正下颌骨和上颌骨排列的牙戴型功能器具通常具有安装在上 牙弓和下牙弓牙齿上的相互作用部分,其起到将下颌骨前移的作用,通过 软组织的拉伸和肌肉组织的变化致使下颌骨与上颌骨的排列得到修正。一 个实例为“双阻板(Twin Block)”,其为一种具有上颌骨和下颌骨部分的 装置,所述上颌骨和下颌骨部分可以被去除或粘合到上牙弓和下牙弓的牙 齿上。所述上颌骨和下颌骨部分具有相互配合的凸轮面(cam surface), 所述凸轮面在上牙弓和下牙弓朝对方靠近时相互啮合以促使下颌骨前移。

在需要重新对齐下颌骨以及重新定位牙齿的情况下,典型的方法可 能是使用第一器具来加宽牙弓,使用如双阻板矫正器来产生供下颌骨往 前平移的空间,随后用另一常规器具来最终重新定位牙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多方面的一个总目标是提供方法和器具,所述方法和器具可 以优选以比上述已知方法更便捷的方式来矫正错位咬合,尤其是但不必 排他性地是来矫正至少部分由于面部骨骼不协调而导致的那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斯-普罗-泰克尼卡有限公司,未经奥斯-普罗-泰克尼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