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环唑的共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009323.X 申请日: 2008-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1679389A 公开(公告)日: 2010-03-24
发明(设计)人: N·乔治;J·富里斯特;P·E·邦内特;P·T·加文 申请(专利权)人: 先正达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5/06 分类号: C07D405/06;A01N43/653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 进;李炳爱
地址: 英国*** 国省代码: 英国;GB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环唑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丙环唑的新共晶及其在杀真菌(fungicidal)组合物,特 别是农用化学组合物中的用途。

丙环唑是来自三唑类的杀真菌剂(fungicide),且是类固醇去甲基 化(麦角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其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系统 性叶杀真菌剂,在木质部可向顶性迁移。在标注的应用率下,丙环唑 可控制很多疾病,例如谷类中由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白 粉菌(Erysiphe graminis)、Leptosphaeria nodorum、柄锈菌属(Puccinia spp.)、大麦网斑病菌(Pyrenophora teres)、小麦褐斑病菌(Pyrenophora tritici-repentis)、大麦云纹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和壳针孢属 (Septoria spp)引起的疾病;香蕉中由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和斐济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 var.difformis)引起的 疾病;草坪中由币斑病菌(Sclerotinia homoeocarpa)、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柄锈菌属(Puccinia spp.)、白粉菌属(Erysiphe gramini)引起的疾病;稻米中由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胡麻叶 斑病(Helminthosporium oryzae)和脏复圆锥花序(dirty panicle complex) 引起的疾病;咖啡树中由咖啡锈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的疾病;花 生中由叶斑病菌(Cercospora spp.)引起的疾病;核果中由褐腐病菌 (Monilinia spp.)、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spp.)、单囊丝壳属 (Sphaerotheca spp.)和疣双胞锈菌属(Tranzschelia spp.)引起的疾病;以 及玉米中由长蠕胞属(Helminthosporium spp.)引起的疾病。丙环唑见述 于编目号(675),“The Pesticide Manual(杀虫剂手册)”【杀虫剂手册- 世界纲要;第13版;编者C.D.S.Tomlin;英国农作物保护委员会】。

取决于异构成分,丙环唑通常是微黄色、无味、粘性液体(-10至 60℃下)。已知其室温下结晶时间很长。此外,由于农用化学制剂在 加工和贮藏期间可能出现的明显温度起伏,丙环唑可经历熔化和再结 晶的周期,这导致产生大且不合需要的颗粒。这些颗粒可能会,例如, 阻塞产品应用时的喷雾嘴。此外,这种熔化和再结晶事件意味着难以 使产品维持均质制剂,而这可导致转移至稀释罐时和确保稀释正确浓 度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新形态的丙环唑,将能克服这些问题而同 时保持其有利的杀真菌特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新共晶形态的丙环唑,其具有比市售丙环唑 更高的熔点。适当地,共晶的熔点,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为 单熔融放热,熔点高于50℃,且优选为80至140℃。更适当地,熔 点为100至130℃。最适当地,熔点为125至135℃。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丙环唑与共晶成型化合物或与联苯衍生物 的共晶,共晶成型化合物具有至少一个选自以下的官能基:羟基(包 括醇和酚)、酮、羧酸、酰胺、伯胺、仲胺、叔胺、sp2胺、重氮基、 N-杂环、嘧啶或吡啶,联苯衍生物中一个或两个苯环的邻、间或对位 中至少之一被选自以下的适当氢键结合官能基独立取代:-OH,-ROH, -C(O)H,-C(O)R′,-COOH,-RCOOH,-NH2,-RNH2,-NHR′,-RNHR′, -NR′2,-RNR′2,-NHOR′,-RNHOR′,其中R是亚烷基或酰基(-C(O)R″-), R′是烷基且R″是亚烷基。

包含至少一个羟基的适当的共晶成型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1- 羟基-2-萘甲酸、7-氧代-DHEA、乙酰氧肟酸、allopurinaol、抗坏血酸、 5,7-二羟黄酮、柠檬酸、D-核糖、半乳糖二酸、染料木黄酮、龙胆酸、 N-甲基葡糖胺、葡糖酸、氨基葡萄糖、glucaronic acid、乙醇酸、氢 醌、乳糖酸、苹果酸、扁桃酸、扑酸、吡哆胺、维生素B6、槲皮素、 白藜芦醇、4-氨基水杨酸、水杨酸、丝氨酸、苏氨酸、TRIS、酪氨酸、 维生素K5和木糖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正达有限公司,未经先正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