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357.9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鹿园直毅;和气庸人;生田四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8F1/06 | 分类号: | F28F1/06;F28D1/053;F28F1/02;F28F1/08;F28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一种热交换器,其是无翅片的热交换器,具有由具有导热性的材料 形成为剖面为扁平的中空管且并列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用管,通过在该多个 热交换用管内流动的热交换流体与在该多个热交换用管之间流动的被热 交换流体的热交换对该热交换流体进行冷却或者加热,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在流体流通的外壁面和内壁面中的至少一方的 面上形成有波状的凹凸,该波状的凹凸由连续的平滑曲面形成,该波状的 凹凸上的多个波峰部和波谷部被形成为,波峰部的连接线以及波谷部的连 接线与预定方向所成的角为10度至60度的范围内的角度、且以沿该预定 方向的、预定间隔的折回线对称地折回,
在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中,分别形成在相对的两个壁面上的所述波状 的凹凸彼此为非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在所述热交换流体与所述被热交换流体中的热 传导率小的流体流通的面上形成有所述波状的凹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在所述热交换流体与所述被热交换流体中的热 传导率大的流体流通的面上,以相对于形成在所述热传导率小的流体流通 的面上的所述波状的凹凸并行地成对的方式形成有波状的凹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至少在所述外壁面上形成有所述波状的凹凸;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被安装为,形成在所述外壁面上的所述波状的凹 凸并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方向是流体的主流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的所述波状的凹凸被形成配置为,在将所述波状 的凹凸的振幅设为a、将间距设为p、将由整体流速与间距所定义的雷诺 数设为Re时,满足式子(1)的不等式,其中,间距是夹着流体相对的波 状的凹凸的间隔,
1.3×Re-0.5<a/p<0.2 (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的所述波状的凹凸被形成为,在将所述折回线的 所述预定间隔设为W、将所述波状的凹凸的波长设为z时,满足式子(2) 的不等式,
0.25<W/z<2.0 (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的所述波状的凹凸被形成为,在将所述波状的凹 凸的顶部和/或底部的曲率半径设为r、将所述波状的凹凸的波长设为z时, 满足式子(3)的不等式,
0.25<r/z (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由金属材料形成为截面的厚度为9mm以下的 扁平的中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用管,由厚度为1.5mm以下的板材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被安装为所述热交换流体与所述被热交换流体整体大致正交地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3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