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体用装饰板及框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9420.9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面了明;高木孝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3;B32B7/02;B32B15/08;G02F1/13;G02F1/1334;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用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框体的外表面且能够对框体附加特殊的图案 设计性的框体用装饰板及框体。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在化妆品或移动电话机、电子笔记本等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中, 存在使商品的外观保持特征、例如实施了各种设计的情况。作为框体设计 的例子,还存在浮雕图案、实施半透半反镜、因观察角度不同而改变颜色 等除图案之外使框体自身的外观保持特征的情况。
但是,实施了上述那样的新颖设计的产品既有一种流行的图案,也要 求有不断呈现新的外观的框体。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性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框体的外观实施 新颖设计的框体用的装饰板及框体新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性课题而提供以下结构的框体用装饰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框体用装饰板,其安装在框体表面 来装饰所述框体,所述框体用装饰板的特征在于,通过顺次层叠以下部分 而构成:
板状的透明基体;
彩色半透半反镜层,其在所述透明基体的下侧设置,由经着色处理的 金属薄膜构成;
透光切换薄膜,其在所述彩色半透半反镜层的下表面设置,能够电切 换透射和不透射;
透明的增反射膜层,其在所述透光切换薄膜的下表面设置,是将高折 射率膜和低折射率膜交替层叠而成的复合膜;以及
背压层,其与所述增反射膜层的下表面不隔着空气层地密接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式的框体用装饰板,其 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切换薄膜由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薄膜构成,并构成为通过施加 电压来切换透明与白色不透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第二方式的框体用装饰板,其 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切换薄膜在施加电压时为白色不透明,在未施加电压 时变为透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式的框体用装饰板,其 特征在于,所述增反射膜层由层叠有电介质膜的层构成,所述电介质膜 由透明无机氧化物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式的框体用装饰板,其 特征在于,代替经着色处理的金属薄膜,而由经着色处理的其它的增反射 膜构成所述彩色半透半反镜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式的框体用装饰板,其 特征在于,将所述彩色半透半反镜层设置在透明的薄膜的表面,以该薄膜 的没有设置所述彩色半透半反镜层的一侧的面与所述透明基体的表面密 接的方式来粘贴所述透明薄膜和所述透明基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式的框体用装饰板,其 特征在于,
所述背压层由黑色的整面图案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框体,在框体表面安装有第一方式 的框体用装饰板,其中,具备:
电压施加部,其根据所述框体的状态来切换对所述透光切换薄膜施加 电压、不施加电压的状态;
电池收纳部,其收纳作为由所述电压施加部施加的电压源的电池,
所述装饰板的图案根据所述框体的状态而不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在所述彩色半透半反镜层的下表面设置的透光切 换薄膜的透射与不透射进行切换,能够切换在其下面设置的增反射膜层及 背压层的视觉辨认、隐蔽。即,当透光切换薄膜不透射时,由于从外部入 射的光在其表面被反射,因此增反射膜层及背压层被从外部隐蔽、不能被 视觉辨认。作为结果,框体的外观由彩色半透半反镜层决定,另一方面, 当透光切换薄膜透射时,在其下面存在的增反射膜层及背压层被视觉辨 认。其结果是,成为由增反射膜层及背压层形成的半透半反镜那样的外观。 此外,此时,由增反射膜层及背压层呈现出的装饰也可以形成与半透半反 镜层的着色不同的色彩,此时,在透光切换薄膜透射的状态下,形成两者 的色彩混合的外观。因此,通过切换透光切换薄膜的透射·不透射,能够 使半透半反镜层看起来不同,能够提供设计性优秀的装饰板。
另外,通过将透光切换薄膜由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薄膜构成,能够简单 地进行透射、不透射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藻硒凉茶
- 下一篇:一种含铜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