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9466.0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永乐玲;山口锭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F02M39/02;F02M5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是变更设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的气门的开闭 时刻的内燃机控制装置,上述内燃机在气门凸轮轴上设置了泵驱动用凸 轮以驱动内燃机的燃料泵,该气门凸轮轴设置了对设置于内燃机的气缸 的气门进行开闭驱动的气门驱动用凸轮,其中,
设置有倒流防止装置作为对在开闭时刻的变更过程中开闭时刻返 回到与作为目标的开闭时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进行抑制的装置, 并且为了能够在将开闭时刻向作为目标的开闭时刻的方向进行变更时, 利用伴随设置于上述内燃机的气缸的气门的开闭驱动而作用于上述气 门凸轮轴的气门开闭驱动反力转矩和伴随上述燃料泵的驱动而作用于 上述气门凸轮轴的燃料泵驱动反力转矩的合成反力转矩,来设定上述气 门驱动用凸轮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的相对旋转相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的相对旋转相位被设定 成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的凸轮升程变得最大的时刻与上述泵驱动用凸 轮的凸轮升程变得最大的时刻相一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气门凸轮轴转一圈过程中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对气门进行 开闭驱动的次数多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对燃料泵进行驱动的次数。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中,
通过对至少一个油压室经油路供给作动油以使油压作动致动器作 动来变更设置于上述内燃机的气缸的气门的开闭时刻,
设置有倒流防止装置作为对在上述开闭时刻的变更过程中开闭时 刻返回到与作为目标的开闭时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进行抑制的 装置,该倒流防止装置以在应当向上述油压室供给作动油时作动油不会 倒流到上述油路的方式发挥作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的相对旋转相位被设定 成上述合成反力转矩之值的变动幅度低于预定的变动幅度。
6.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是变更设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的气门的开闭 时刻的内燃机控制装置,上述内燃机在气门凸轮轴上设置了泵驱动用凸 轮以驱动内燃机的燃料泵,该气门凸轮轴设置了对设置于内燃机的气缸 的气门进行开闭驱动的气门驱动用凸轮,其中,
设置有倒流防止装置作为对在开闭时刻的变更过程中开闭时刻返 回到与作为目标的开闭时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进行抑制的装置, 并且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的相对旋转相位被设定 成,伴随设置于上述内燃机的气缸的气门的开闭驱动而作用于上述气门 凸轮轴的气门开闭驱动反力转矩、和伴随上述燃料泵的驱动而作用于上 述气门凸轮轴的燃料泵驱动反力转矩的合成反力转矩之值的变动幅度 变得最大。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的相对旋转相位被设定 成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的凸轮升程变得最大的时刻与上述泵驱动用凸 轮的凸轮升程变得最大的时刻相一致。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气门凸轮轴转一圈过程中上述气门驱动用凸轮对气门进行 开闭驱动的次数多于上述泵驱动用凸轮对燃料泵进行驱动的次数。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内燃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至少一个油压室经油路供给作动油以使油压作动致动器作 动来变更设置于上述内燃机的气缸的气门的开闭时刻,
设置有倒流防止装置作为对在上述开闭时刻的变更过程中开闭时 刻返回到与作为目标的开闭时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情况进行抑制的 装置,该倒流防止装置以在应当向上述油压室供给作动油时作动油不会 倒流到上述油路的方式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锤钻
- 下一篇:在轧机主机架加工过程中消除挠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