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CXCR3的人源化抗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0471.3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R·史密斯;P·卡纳卡拉;V·罗施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基因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9/395;A61P29/00;A61P35/00;A61P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林毅斌;郭文洁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cxcr3 人源化 抗体 | ||
相关申请书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2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 60/898,709号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全部引作参考。
发明背景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白细胞迁移的重 要步骤。趋化因子还介导许多不依赖趋化性的效应,包括诱导和增强 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应答。
人细胞表面蛋白CD183为G蛋白偶联受体,对包括IP10(γ 干扰素诱导性10kDa蛋白)、Mig(γ干扰素诱导性单核因子)、以及I-TAC (干扰素诱导性T细胞a-化学引诱物)的三种趋化因子具有选择性。这 三种趋化因子属于“CXC”型趋化因子的结构亚家族,在“CXC”型趋化 因子中,四个高度保守的Cys残基的前两个Cys残基之间隔有单个氨 基酸残基。从历史上来看,CD183是被发现的第三个CXC趋化因子 受体,因此,通常将CD183称为“CXCR3”。趋化因子与CXCR3的结 合诱导包括白细胞迁移(leukocyte traffic)、最为突出的是整联蛋白的活 化、细胞骨架的改变和趋化性移行在内的细胞应答。CXCR3表达于 效应性/记忆性T细胞上和/或多种类型炎症组织的T细胞(例如,T-辅 助1细胞即Th1细胞和CD8+Tcl细胞)中。另外,Ip10、Mig和I-TAC 通常由炎症病灶处的局部细胞产生,提示CXCR3及其趋化因子参与 了白细胞到炎症位点的募集作用。因此,CXCR3是抗体和拮抗剂的 开发靶标,所述抗体和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和诊断各种炎症性和免疫疾 病和病症,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局限性肠炎和炎症 性肠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银屑病、I型糖尿病和移植排斥。由于CXCR3 在B细胞淋巴瘤的亚群上表达,因此CXCR3还可作为治疗和诊断淋 巴瘤和白血病的靶标。
发明简述
本文公开了特异性结合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参见 GenBank gi:4504099)的抗原结合性多肽分子。所述多肽包含人源化重 链可变区和人源化轻链可变区。例如,所述多肽在基本保留母体单克 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异性的同时,可包含人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及重链 可变区的框架(FR)区。除CDR之外,所述人源化重链可变区和/或人 源化轻链可变区为至少约90%人源化(优选至少约95%人源化、更优 选至少约98%人源化、甚至更优选至少约100%人源化)。所述抗原结 合性多肽分子可来源于单克隆抗体的供体(例如,小鼠单克隆抗体的供 体),并且可包含所述单克隆抗体的CDR(例如,小鼠单克隆的CDR)。 所述多肽可起到CXCR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特异性结合CXCR3的抗原结合性多肽 包含:(a)人源化抗体重链可变区,其包含:(1)包含氨基酸序列(NYMAS) 的CDR-H1;(2)包含氨基酸序列(TISSGGGYTYYPDSLKG)的 CDR-H2;和(3)包含氨基酸序列(HGAPMTTVITYAPYYF{D,Y}Y)的 CDR-H3;以及(b)人源化抗体轻链可变区,其包含:(1)包含氨基酸序 列(RASSSVKYMY)的CDR-L1;(2)包含氨基酸序列(YTSNLAP)的 CDR-L2;和(3)包含氨基酸序列(QQFTTSPYT)的CDR-L3。所述多肽 可包含含有氨基酸序列(HGAPMTTVITYAPYYFYY)的CDR-H3。
在某些实施方案的多肽中:(1)CDR-H1由氨基酸序列 (NYMAS)组成;(2)CDR-H2由氨基酸序列(TISSGGGYTYYPDSLKG) 组成;(3)CDR-H3由氨基酸序列(HGAPMTTVITYAPYYF{D,Y}Y)组 成;(4)CDR-L1由氨基酸序列(RASSSVKYMY)组成;(5)CDR-L2由 氨基酸序列(YTSNLAP)组成;(6)CDR-L3由氨基酸序列(QQFTTSPYT) 组成。举例而言,所述CDR-H3可由氨基酸序列 (HGAPMTTVITYAPYYFYY)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基因系统公司,未经联合基因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0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