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材和过滤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0828.8 | 申请日: | 200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2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富樫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1D39/00;B01D46/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单元 | ||
1.滤材,该滤材具有单纤维之间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的 树脂固定、以有机纤维为主体的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在1%伸长时的 强力指数为1000N·cm/g以上,且透气度为100cm3/cm2·秒以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材,其中,上述非织造布由杨氏模量和纤 度不同的多个单纤维构成,同时杨氏模量为150cN/dtex以上、纤度为7 dtex以上的非卷曲单纤维至少以纤维总质量的20%以上的比例含有,且 单纤维之间用玻璃化转变温度30℃以上的树脂固定。
3.滤材,该滤材具有单纤维之间被固定、以有机纤维为主体的非 织造布,该非织造布由杨氏模量和纤度不同的多个单纤维构成,同时杨 氏模量为150cN/dtex以上、纤度为7dtex以上的非卷曲单纤维至少以 纤维总质量的20%以上的比例含有,且单纤维之间用玻璃化转变温度 30℃以上的树脂固定。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滤材,其中,上述构成非织造布的单纤 维中,杨氏模量为200cN/dtex以上、纤度为10dtex以上、纤维长度8-25 mm的非卷曲的有机单纤维以纤维总质量的10%以上的比例含有。
5.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滤材,其中,作为上述构成非织造布的 单纤维,杨氏模量为60cN/dtex以上、纤度为1-6dtex的有机单纤维以 纤维总质量的30%以下的比例含有。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材,其中,上述构成非织造布的 单纤维含有静电纤维。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材,其中,在上述非织造布上进 一步层压静电加工非织造布。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材,其中,由基于JIS B9908(2001) 形式3试验法求出的JIS Z8901(1974)记载的15种灰尘的透过率、和滤 材初期压损求出的滤材的QF值为0.4以上。
9.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是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材填 装在框体中所得,由基于JIS B9908(2001)形式3试验法求出的JIS Z8901 (1974)记载的15种灰尘的透过率、和过滤单元初期压损求出的过滤单元 的QF值为0.03以上。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用于汽车空调。
11.滤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至少含有非卷曲单纤维的纤 维分散在流体中,制成纤维聚集体,然后将单纤维之间用玻璃化转变温 度为30℃以上的树脂固定,获得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08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液体的瓶子套装器具
- 下一篇:便携式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