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1441.4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通阪久贵;小和田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B01D53/86;B01D53/94;F01N3/24;F01N3/28;F01N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志军;杨 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柴油发动机中,在排出气体流通的排气管的途中, 装备选择还原型催化剂,该选择还原型催化剂具备在氧共存下也选择 性地使NOx与还原剂反应的性质,在该选择还原型催化剂的上游侧添 加必要量的还原剂,使该还原剂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上与排出气体中 的NOx(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由此,能够降低NOx的排出浓度。
另一方面,在工厂等中的工业的排烟脱硝处理的领域中,将氨 (NH3)用于还原剂而还原净化NOx的方法的有效性已被广泛所知,但 在汽车的情况下,关于搭载氨本身而行驶,难以确保安全,因此,近 年来正在研究使用无毒性的尿素水作为还原剂。
即,如果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的上游侧将尿素水添加到排出气体 中,那么,在该排出气体中,尿素水按照下式被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排出气体中的NOx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上被氨良好地还原净化。
(NH2)2CO+H2O→2NH3+CO2
另一方面,在谋求柴油发动机的排气净化的情况下,仅除去排出 气体中的NOx是并不充分的,还必须通过颗粒过滤器来捕集排出气体 中所含有的颗粒(Particulate Matter:粒子状物质),但在采用这种颗粒 过滤器的情况下,必须趁着排气阻力尚未因堵塞而增加的时候,适当 地燃烧除去颗粒,以谋求颗粒过滤器的再生。
因此,考虑在颗粒过滤器的前段附带装备流动(flowthrough)型氧 化催化剂,在颗粒的堆积量逐渐增加的阶段,由上述氧化催化剂将燃 料添加到上游的排出气体中,对颗粒过滤器进行强制再生。
即,如果由氧化催化剂将燃料添加到上游的排出气体中,那么, 该添加燃料(HC)在通过前段的氧化催化剂期间进行氧化反应,因此, 通过因该反应热而升温的排出气体的流入,使得紧后方的颗粒过滤器 的催化剂床的温度上升,颗粒完全燃烧,能够谋求颗粒过滤器的再生。
一般而言,作为用于实行如上所述的燃料添加的具体方法,考虑 继在压缩上死点附近进行的燃料的主喷射之后,在比压缩上死点迟的 非着火的时机,实行后喷射以将燃料添加到排出气体中,但为了将该 添加燃料高效地活用于强制再生且趁着排出气体温度未极力下降的 时候对添加燃料进行氧化处理,考虑优选将颗粒过滤器配置在选择还 原型催化剂的上游侧。
此外,与这种排气净化装置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经 存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07-043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07-0455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如此地将颗粒过滤器配置在选择还原型催化剂的上游侧 的情况下,在颗粒过滤器和选择还原型催化剂之间向该选择还原型催 化剂添加尿素水,因此,存在着至尿素水被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为止, 无法对排出气体恰当地进行反应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 净化装置,其在到达选择还原催化剂为止恰当地进行排出气体中所添 加的尿素水水解为氨的水解反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排气净化装置,在排气管的途中具备捕集排出气体中的 颗粒的颗粒过滤器,并且,具备选择还原型催化剂,该选择还原型催 化剂在该颗粒过滤器的下游侧即使在氧共存下也能够使NOx选择性 地与氨反应,在该选择还原型催化剂和上述颗粒过滤器之间配置能够 添加作为还原剂的尿素水的尿素水添加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 尿素水添加机构向选择还原型催化剂导入排出气体的流路之间,形成 至少1个以上的曲部。
于是,如果这样,那么,通过在从尿素水添加机构向选择还原型 催化剂导入排出气体的流路之间形成至少1个以上的曲部,从而使尿 素水在曲部进行碰撞,尿素水液体的粒径微细化,排出气体和尿素水 高效地混合,结果,能够在排出气体中恰当地进行尿素水水解为氨的 水解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1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绝缘液晶聚合物组合物
- 下一篇:试样片采取方法、叶片的温度推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