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碎分散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1550.6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椎名启;石川修;毛塚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焦化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2C17/00 | 分类号: | B02C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碎 分散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依次客观地确认粉碎分散处理的进展状况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在墨水、涂料、陶瓷、金属、无机物、有机物、磁性体、颜料、医药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在粉碎处理和分散处理中。处理后的粒子径大多在1μm以下,此外,大多在高浓度时和在高粘度时使用。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有很多种类,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其中一例,此外,还披露了使用该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
如图7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处理系统110包括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120、处理物收集器140、循环泵130以及连接它们的循环管道150。投入收集器140中的处理物通过循环泵130在循环管道150中循环,并反复通过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120而受到粉碎分散处理。其结果是,对系统内的全部处理物进行分散处理,并逐渐进行颗粒的细微化。因此希望得到能依次客观地判断粉碎分散处理的进展情况的情报。
在粉碎分散处理中,在进展状况的判断中最希望得到的情报是处理物的粒度分布。粒度分布的测定在很多时候使用激光衍射法。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披露了使用激光衍射式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对在高浓度下使用的煤粉进行测定的方法,并披露了通过将气流中的高浓度粒子用载气稀释而能连续测定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披露了在使用湿式粉碎机粉碎原砂的湿式制砂设备中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测定器的例子。即,披露了在原砂粉碎后测定砂的粒度(粒径5mm以下),并基于该结果控制向湿式粉碎机供给原砂的供给量。
但是,由于现有方法使用光学的方法,因此试样必须是透明的,通常需要稀释到10mg/L左右。另一方面,在如图7所示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中,由于测定而不能稀释处理物的浓度。此外,即使采样处理物的一部分来测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测定。因此,在使用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中很难依次客观地判断粉碎分散处理的进展状况。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251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414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312837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分散处理系统,其使用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并能依次客观地判断粉碎分散处理的进展状况。而且,希望是一种在不给处理物带来浓度等的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的系统。此外,希望是能不花功夫地在短周期内提示情报的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着眼于作为判断粉碎分散处理的进展状况的手段的粒度分布以及ζ电势,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了通过对使用超声波测定粒度分布以及ζ电势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良也能在高浓度下测定。即,发现了在现有使用的超声波测定粒度分布以及ζ电势的测定方法中误差大的原因是在处理物中含有气泡,通过防止气泡的发生能实现该问题的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包括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处理物收集器、循环泵以及连接它们的循环管道,采用在上述循环管道的上述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的入口一侧包括ζ电势测定器的方法。此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包括介质搅拌型湿式粉碎分散机、处理物收集器、循环泵以及连接它们的循环管道,采用除了在上述循环泵以及上述循环管道以外还包括试样用泵以及试样用循环管道并且在上述试样用循环管道中包括ζ电势测定器的方法。此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是在技术方案1或是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中,采用上述ζ电势测定器使用超 声波进行测定的方法。此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是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粉碎分散处理系统中,采用上述ζ电势测定器使用动电声响法进行测定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焦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焦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1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更新处理方法和车辆工作控制装置
- 下一篇:布线电路基板集合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