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2659.1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9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竜夫;上本康裕;田中毅;白石松夫;森本笃史;石川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三相电动机进行变频控制的电动机驱动电 路。 背景技术
在对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变频控制的情况下,驱动三相变 频电路中的各个上臂侧开关元件和各个下臂侧开关元件开、关,将 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
已知变频器的通电控制方式有:使各个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为 电动机角度2π/3的120度通电方式、使各个开关元件的导通期间 为电动机角度π的180度通电方式。为控制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 转矩,就要对三相变频电路的开关元件进行PWM(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
在所述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下,因为三相无刷直流 电动机具有很大的电感,所以在为进行PWM控制而切断某一规定相 的上臂侧开关元件(或者下臂侧开关元件)时,切断时已累积在三 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感中的磁能会继惯性动。
为克服上述缺点采取了以下做法,将各个开关元件与回流二极 管(惯性二极管)并列逆连接,经由该惯性二极管削弱累积在所述 电感中的磁能。
在PWM控制下,在正向电流刚刚流入惯性二极管不久,进行施 加逆向高压的工作。此时,惯性二极管中会瞬间流过朝逆向流动的 电流,该朝逆向流动的电流被称作恢复电流。该恢复电流产生对驱 动电动机无用的功率,在变频电路中作为热消耗掉,成为导致变频 器的功率转换效率降低的一个原因。
在用MOS(金属-绝缘膜-半导体)晶体管作开关元件的情况 下,是用MOS晶体管的寄生二极管作惯性二极管。但是,恢复电流 在MOS晶体管的寄生二极管中流动的时间很长。结果是,恢复电流 引起的功耗增大,而容易发热。
在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开关元件的情况下,因为 没有寄生二极管,所以需要外装惯性二极管。用恢复电流小的FRD (快速恢复二极管)作外装的惯性二极管,就能够使开关损耗减小 (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7-22245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存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变频电路需要外装FRD,这样变频 电路的部件个数会增多,阻碍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不外装二极管就能够构成变频器, 实现了一个结构更加简单的电动机驱动电路。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公开的电动机驱动电路所具有的结构中包括开关元 件,该开关元件由半导体元件构成,该半导体元件中没有寄生二极 管,该半导体元件能够作为二极管工作。
具体而言,所列举的电动机驱动电路以驱动三相电动机的电动 机驱动电路为对象,包括具有三个分别驱动三相电动机的各相的上 臂的上臂侧开关元件和三个分别驱动各相的下臂的下臂侧开关元件 的三相变频电路。下臂侧开关元件和上臂侧开关元件中至少一种开 关元件是半导体元件,包括:半导体层叠层体,由形成在衬底上的 氮化物半导体制成;第一欧姆电极及第二欧姆电极,形成在半导体 层叠层体上,第一欧姆电极及第二欧姆电极间留有间隙;以及第一 栅电极,形成在第一欧姆电极和第二欧姆电极之间。半导体元件作 为二极管工作,将以第一欧姆电极的电位为基准第一栅电极的阈值 电压以下的电压施加在第一栅电极上,由此使从第一欧姆电极流向 第二欧姆电极的电流流动,切断从第二欧姆电极流向第一欧姆电极 的电流。
例示的电动机驱动电路中,开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开关元件是 作为二极管工作的半导体元件,即,将以第一欧姆电极的电位为基 准第一栅电极的阈值电压以下的电压施加在第一栅电极上,由此使 从第一欧姆电极流向第二欧姆电极的电流流动,切断从第二欧姆电 极流向第一欧姆电极的电流。因此,不将惯性二极管连接在变频元 件上,就能够防止上下臂间短路。在该情况下,恢复电流非常小, 因而能够使起因于惯性二极管的恢复电流的开关损耗降低。而且, 半导体元件包括:由形成在衬底上的氮化物半导体制成的半导体层 叠层体、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层叠层体上的二者间留有间隙的第一欧 姆电极及第二欧姆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欧姆电极和第二欧姆电 极之间的第一栅电极,没有寄生二极管。结果是,能够使由于寄生 二极管引起的较大的恢复损耗降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电路,不外装二极管就能够构成变频 器,实现了结构更加简单的电动机驱动电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转换电路以及轨对轨电路
- 下一篇:配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