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2756.0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C·霍弗;肯尼思·C·霍尔;安迪·J·金卡;詹姆斯·S·豪尔;肖恩·P·托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飞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在此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缆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设 备架的电缆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标准的设备柜或架,例如数据通信架,一般用来安放许多电气部件、 开关、控制面板或接线板。由于能力增加的需要,这些面板被设计成用于 数量不断增加的连接件。一旦这些面板被安装到设备架中,有关的电线和 电缆被连接到这些面板。这些面板的密度越大会具有更多的连接器,因此 相关的电缆会更多或更大。为了合适地建立设备架和合适地保持这些连接 器,必须有组织地安装这些电缆。
目前的电缆管理结构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目前的水平支撑电缆管理 器不足够结实以应对多导线电缆的尺寸和重量。另外,目前的系统没有给 电缆和连接器提供必要的应力释放,并且当这些电缆被固定时不会被合适 地定位。目前的系统不支持垂直应力释放或从水平到垂直电缆管理器的转 变,系统的尺寸限制用于不同尺寸的设备架的灵活性,另外,目前的系统 可以是特殊的架子,这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该解决方案是通过用于设备架中的电缆管理的电缆管理系统予以提 供。该电缆管理系统包括支撑架,其具有在安装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主 体。所述安装端被配置成以连接到设备架,所述主体具有系留(tie down)狭槽,其配置成以接收电缆系留装置。电缆杆(cable bar)被耦接 到所述支撑架的远端,其中所述电缆杆具有系留狭槽,其被配置成以接收 电缆的系留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例子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具有多个被安装到分配组件(distribution assembly)的电缆支撑组 件的电缆管理系统的后部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组装的示于图1的电缆支撑组件之一的分解 前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组装的电缆支撑组件之一的分解前部透视图;
图4是示于图1的多根电缆被固定到所述电缆支撑组件的电缆管理系 统和分配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5是处于部分打开状态的示于图1的电缆支撑组件之一的后部透视 图;
图6是不同安装取向的两个电缆支撑组件侧视图;
图7示出示例性的一组电缆支撑组件;
图8是用于四柱设备架的柱式支撑杆的侧部透视图;
图9是多个电缆固定到电缆支撑组件的电缆管理系统和分配组件的部 分后视图;
图10是示于图9的电缆管理系统和分配组件的部分的后部透视图;
图11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电缆管理系统和分配组件的部分的侧部透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多个安装到分配组件104的电缆支撑组件102的电缆管理 系统100的后部透视图。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分配组件104表示开关网 络,然而,分配组件104仅是示例性的,电缆管理系统100可以用于分配 或互连电缆的其他类型的系统/部件。电缆管理系统100提供应力释放、电 缆结构以及机械稳定性。电缆管理系统100是一种具有可变的安装结构的 多件解决方案,其中所述可变安装结构支撑结合成一个系统的水平和垂直 电缆管理系统。
分配组件104一般包括设备架106和布置成堆叠结构的多个接线板 108。接线板108包括具有多个连接器端口112的电子模块110。电缆114 (示于图4中)在接线板108的后部接口116处被连接到连接器端口 112。电缆114可以被组合在一起作为电缆束并且一般布线于接线板108的 后面。电缆114由电缆管理系统100管理。每个接线板108还在接线板 108的前接口118处接收其他电缆(未示出)。设备架106包括一对支柱 120,它们由顶板122连接。接线板108在支柱120之间延伸并被耦接到 这些支柱120。
电缆管理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电缆支撑组件102。电缆支撑组件 102被连接到设备架106的支柱120。例如,支柱120包括后凸缘126和/ 或其前凸缘128上的安装孔124。在安装孔124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以使电 缆支撑组件102可以被安装到任何竖直位置。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 电缆支撑组件102安装成1U的高度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