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吸留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2873.7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小仓义次;远藤隆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23/58 | 分类号: | B01J23/58;B01D53/94;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吸留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留汽车排气中的硫成分以防止其向下游侧流出 的硫吸留催化剂。本发明的硫吸留催化剂例如配置在NOx吸留还原型 催化剂的上游,可以用于防止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的硫中毒。
背景技术
作为稀薄混合气发动机用的排气净化用催化剂,使用NOx吸留还 原型催化剂。该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在稀薄气氛下由NOx吸留材料吸 留NOx,在燃料过量供给时自NOx吸留材料放出的NOx被气氛中大量存 在的HC等还原成分还原净化。放出NOx后的NOx吸留材料恢复NOx吸留 功能,在接着的稀薄气氛下再进行NOx吸留。
NOx吸留材料包含碱金属或碱土类金属,通过和NOx反应变成硝酸 盐或亚硝酸盐,由此来吸留NOx。然而在排气中含有燃料带来的硫成分 (SO2)。该硫成分在催化剂上成为SOx,其吸收排气中的水分生成硫 酸离子和亚硫酸离子,这些离子和NOx吸留材料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 硫酸盐。与硝酸盐相比,该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非常高,所以,成为硫 酸盐的NOx吸留材料难以放出SOx。因此,成为硫酸盐的NOx吸留材料 就消失了NOx吸收功能,由此存在NOx吸留还原催化剂的NOx净化功能 逐渐降低之类的问题。该现象被称为硫中毒。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在特开2006-144624号公报中已提出排气 净化装置的方案,即,在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的上游侧配置SOx吸收 剂,在SOx吸收剂的上游侧再配置还原剂供给装置。作为以稳定的硫 酸盐的形式保持的SOx吸收剂,在该公报中例示了在包含氧化铝的载 体上载持有K、Na、Cs、Ca等碱成分和Pt等贵金属的硫吸留催化剂。
但是,就载持有碱成分和Pt等贵金属的硫吸留催化剂而言,存在 贵金属的氧化活性因碱成分的存在而降低这样的不利情况。因此,在 使用时将SO2氧化变成SOx的反应活性会逐渐降低,没有被吸留的SO2就会流向下游侧。这样一来,SO2就会流入配置在下游侧的NOx吸留还 原型催化剂中,难以防止其硫中毒。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446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情而开发的,其要解决的课题是通过抑制贵 金属的氧化活性的降低来提高SOx的吸留性能,形成耐久性优良的硫 吸留催化剂。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硫吸留催化剂的特征为,是包含载体基 材、含多孔质氧化物且在载体基材表面形成的涂层、涂层上所载持的 贵金属、选自碱金属及碱土类金属且被涂层载持的SOx吸留材料,将 排气中的硫成分作为硫氧化物进行吸留的硫吸留催化剂,具有至少在 涂层的排气上游侧载持有贵金属的上游侧催化剂部、在上游侧催化剂 部的排气下游侧的、在涂层上载持有选自Mg、K、Na、Sr、Ca的SOx吸留材料的下游侧催化剂部。
下游侧催化剂部优选自载体基材的下游侧端面向上游侧载持于载 体基材的全长的1/10~1/2的范围。
另外,选自Mg、K、Na、Sr、Ca的SOx吸留材料的载持量,优选 为每1升载体基材体积0.1~0.5摩尔。
此外,优选在上游侧催化剂部载持有Ba。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2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暖与空调整合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油锅炉的热能回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