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基于力矩差/速度差的离合器操纵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3243.1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H·斯塔德雷;I·德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雷尔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18 | 分类号: | F16D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强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基于 力矩 速度 离合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操纵机构,机动车的离合器不仅可随意操纵,也可基于出现在离合器处的力矩差/速度差被操纵。在车辆如运货卡车、轿车、三轮车、四轮车或摩托车中,发动机如内燃发动机和/或电动机和/或液压马达等产生驱动力矩,驱动力矩将借助合适的传动系被用于使车辆前行。传动系通常包括布置在发动机后面的离合器如摩擦离合器。沿力流路径方向,传动装置与离合器相接,传动装置的输出力矩在或许中间设有差速器或链条传动装置或万向节传动装置的情况下被传给一个或多个驱动轮。
背景技术
当如此配置的车辆的驱动动力减小时(惯性滑行),发动机产生负的驱动力矩(制动力矩),负的驱动力矩通过传动系被传给驱动轮。在此情况下,这也被称作发动机制动器或发动机制动作用。在平坦路面上,车辆惯性造成车辆逐渐减速前行。此时,因为驱动轮现在对发动机起摩擦作用,所以力流路径方向掉转。如果传动装置在此驾驶状态被降低一个或多个挡,则这引起由驱动轮导致的、传动装置输入轴转速有时明显增大。由此存在以下危险,一旦通过接合离合器而再次形成力流路径,就会超出容许的发动机转速。这有时可能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毁坏。还有可能发生驱动轮暂时抱死,这可能导致不稳定的驾驶状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特别对摩托车来说,已知一种离合器技术,其被称作防跳动离合器或滑动离合器。防跳动离合器允许快速的、几乎无过渡的降挡,而没有典型的、会导致后轮短暂抱死的后轮冲击。防跳动离合器理想地在驱动轮抱死之前断开离合器处的力流路径。这时,在发动机的制动力矩与在惯性滑行中起驱动作用的驱动轮的驱动力矩之间的预定力矩差/速度差起到离合器分离作用,或起到增大离合器打滑的作用。发动机的制动力矩作用在与发动机相连的离合器部件上,例如离合器壳上。在惯性滑行状态下起驱动作用的驱动轮力矩作用在与传动装置输入轴相连的离合器部件上,例如离合器毂或离合器盘。此时,无需司机干预地实现借助离合器的力流路径中断。力流路径中断作用类似于飞轮,因为驱动力矩的传递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也就是从发动机传到驱动轮。当离合器处的力矩差/速度差例如因发动机重新加速或驱动轮充分制动而减小到零时,离合器被再次接合并且重建力流路径。
这种中断力流路径的防跳动离合器可从欧洲专利EP-B1-0854304中获知。在与发动机曲轴相连的旋转对称的离合器壳和与传动装置输入轴相连的旋转对称的离合器毂之间,设有交替制有内齿或外齿的离合器片。当接合离合器时,离合器篇以本身已知的方式通过承受弹簧预紧力的离合器压盘被压紧。在此所用的离合器毂由两部分构成并且布置在离合器壳内。离合器毂的内部分能够相对外部分做有限的转动。从离合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某个力矩差开始,毂的内部分的相对转动在斜面和配对斜面(各有一个球在它们之间移动)的配合下导致内部分有限地轴向移向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毂的内部分因该轴向运动而对离合器压盘施加分离力,在该分离力下,离合器取决于力矩地开始打滑,直至力流路径完全中断。在斜面与配合斜面之间移动的球产生小的可重现的分离力矩,这防止离合器突然的分离或再接合。防跳动离合器的期望特性可以通过选择斜面的倾斜角度做调整,该特性例如可能取决于发动机最高转速。
从WO 98/40638A1中知道一种类似的旋转对称的离合器。在此离合器中,布置在离合器壳中的离合器毂由三个部分构成。此时,在内侧引导离合器片的中央毂部以力锁合或形状锁合方式设置在另两个部分之间,这两个毂部分可以包括各自的斜面和配合斜面以及在两者斜面间移动的球。为调整出一个初始力矩差/速度差,其中从该初始力矩差/速度差开始,离合器毂的内部将开始相对中间部和外部做相对运动,离合器毂的所有部分通过螺旋弹簧被相互预压紧。另外,径向球轴承布置在离合器毂的内部上,当与力矩相关地分离离合器时,径向球轴承的外轴承套支承在离合器盘簧的中央部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雷尔精机有限公司,未经德雷尔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