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线屏蔽氯乙烯膜制造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线屏蔽氯乙烯膜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471.9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J3/205;C08J5/18;C08K3/22;C08K5/12;C08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线 屏蔽 氯乙烯 制造 组合 及其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制造可见光透射性良好、且具有优异热线(熱線,heat ray)屏蔽效果的氯乙烯膜的热线屏蔽氯乙烯膜制造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应用了上述热线屏蔽氯乙烯膜制造用组合物的热线屏 蔽氯乙烯膜。
背景技术
在从各种建筑物及车辆的窗、门等的所谓开口部分射入的太阳光中, 除了包含可见光以外,还含有紫外线及红外线。在包含于所述太阳光中的 红外线中,800~2500nm的近红外线被称为热线,该热线从开口部分射入是 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的原因。为了消除该热线,近年来,各种建筑物及车辆 的窗材等领域中,对于可以在充分导入可见光的同时对热线进行屏蔽、从 而在保持室内明亮的同时抑制温度上升的热线屏蔽成形体的需求急剧增 加,已有众多关于热线屏蔽成形体的专利被提出。
例如,已提出了在透明树脂膜上蒸镀金属、金属氧化物而形成热线反 射膜,再将该热线反射膜粘合在玻璃、丙烯酸板、聚碳酸酯板等透明成形 体上而得到的热线屏蔽板。
此外,还提出了众多例如通过直接将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蒸镀在透明成 形体表面而形成的热线屏蔽板。
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向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 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热塑性透明树脂中混入以 酞菁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为代表的有机近红外线吸收剂而得到的热线 屏蔽板及膜(参见专利文献1、2)。
另外,还提出了例如向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透明树脂中混入 具有热线反射能力的氧化钛或以氧化钛包覆的云母等无机粒子而得到的热 线屏蔽板(参见专利文献3、4)。
此外,作为采用聚氯乙烯类树脂的热线屏蔽片,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 了下述热线屏蔽片,所述热线屏蔽片为下述“反射层”和下述“吸收层”的层压 结构体:所述“反射层”是在聚氯乙烯类树脂中含有选自玻璃珠、中空玻璃微 球、微胶囊中的至少一种、和氧化钛类白色颜料而得到的,其反射特定波 长的光;所述“吸收层”含有选自聚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类树 脂、聚烯烃类树脂、氨酯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其吸收由从上述反射层透 射的光、特别是引起发热的波长的光。所述热线屏蔽片利用最外侧的“反射 层”反射太阳光,利用“吸收层”有效吸收未反射完全的透射光,由此来防止 帐篷等片状结构体内部因太阳光导致的温度上升。
另一方面,作为具有热线屏蔽效果的成分,本申请人着眼于可保有大 量自由电子的六硼化物微粒,已提出了在聚碳酸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中分 散有六硼化物微粒、或分散有六硼化物微粒与ITO微粒和/或ATO微粒的热 线屏蔽树脂片材(专利文献6)。
作为仅使用六硼化物微粒、或使用六硼化物微粒与ITO微粒和/或ATO 微粒而得到的热线屏蔽树脂片材,其光学特性得到了下述改善:在可见光 区具有可见光透射率的极大值,同时在近红外区出现强吸收、具有日照透 射率(日射透過率)的极小值,从而,可见光透射率达到70%以上,且日照透 射率为50%左右。
另外,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下述内容:提供了一种针对可 保持优异可见光透射能力、且具有高热线屏蔽效果的各种形状的热线屏蔽 透明树脂成形体的母料,使用该母料无需高成本的物理成膜法等、只需简 单的方法即可制得所述热线屏蔽透明树脂成形体,其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热 线屏蔽成分六硼化物(XB6,其中,X为选自La、Ce、Pr、Nd、Gd、Tb、 Dy、Ho、Y、Sm、Eu、Er、Tm、Yb、Lu、Sr及Ca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主 要成分;同时还提供了应用该母料的热线屏蔽透明树脂成形体及热线屏蔽 透明层压体。
此外,专利文献8中,本申请人通过利用平均分散粒径800nm以下的 钨氧化物及复合钨氧化物微粒来构成可透过可见光区且屏蔽近红外区的、 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无机材料微粒,提供了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强、耐久性优 异、且可廉价制备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用近红外线吸收滤光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56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64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173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7854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3186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327717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3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二氢麦角碱缓释片及其制备工艺